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民法典关于合同的撤销有什么规定
在以下情形下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撤销合同的条件是什么
撤销合同的条件主要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机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欺诈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或者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装修公司?
452人看过
-
装修公司投诉有没有地方啊
123人看过
-
12345投诉装修公司有用吗
134人看过
-
装修公司装修水电没有套管可以投诉他们吗
354人看过
-
小区装修投诉哪个部门呢?
340人看过
-
西安装修投诉该找哪个部门
86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装修周末假怎么投诉?装修公司周末有没有假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06周末装修扰民的,当事人可以向环保部门、城管部门举报。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由公安机关对装修扰民的行为人处警告,如果行为人警告后仍然不改正的,处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
-
被装修公司坑了找哪个部门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18装修公司违约可以通过法院、仲裁机构、有关行政机关,或消费者协会处理。但是投诉的时候,要注意遇到以下情况,可能会出现不予受理或无法处理的情形: 1、无法提供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 2、无法提供家装工程合同和施工企业开具的统一发票以及权益被侵害的证明; 3、装修者与家装个业中的员工私下交易而引起装饰纠纷的; 4、家装工程的价格当事人已在合同中约定,而又对合同价格提出异议进行投诉的; 5、双方之间已达成
-
装修投诉该找哪个部门装修维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0装修投诉该找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装修维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材出了问题卖场要先行赔付。 《家居行业经营规范》中明文规定,家居卖场应执行‘先行赔付’制度,在商品出现瑕疵或缺陷时必须及时给顾客退换或赔偿,并且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售后和维护服务。 2、地板耗损超5%可进行索赔。 《木质地板铺装、验收和使用规范》中规定,木地板损耗率通常不应该超过5%。在地板铺设中,若察觉工人浪费严重,地板损耗率
-
装修公司不按合同履行可以找那个部门投诉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06装修公司不履行合同可以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i]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进行投诉,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装修公司不履行装修合同的,构成合同违约,业主可以要求装修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投诉装修公司在哪里投诉西藏在线咨询 2024-03-24投诉装修公司在哪里投诉,需视情况而定:1、如果消费者在进行装修时出现问题,并与装修公司进行沟通不成,则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的电话0471-3679768咨询,因为属于合同关系;2、与销售部的销售部门进行直接接触;3、向消费者协会求助;4、通过合法的方式来处理。消费者在遇到家庭纠纷时,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