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18:43:08 175 人看过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来源于人民的赋予,故而其必须为人民服务。犯渎职罪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一种通过徇私枉法的方式而达到侵害人民权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自己谋取私利,这是一种典型的腐败行为,只要满足构成渎职罪的构成要件的,都是会受到处罚的,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1、事实上的模糊性

从表面上看,渎职侵权案件事实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即危害结果往往表现为公开,但在判断是否涉嫌犯罪时,却往往模糊不清。表现在:一是要件事实不清,即符合犯罪构成条件的事实不明显。有实际损害结果事实不清的,有行为违背职务特征不清的,也有主体身份不明确的等等。二是案件性质不清,即案件事实是犯罪事实还是违规违纪事实不易判断。三是职责义务不清。违的是什么规,失的是什么职,越的是什么权,负的是什么责不明确。

2、情节上的复杂性

渎职侵权罪案的类型看,以犯罪结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结果犯罪中,“多因一果”或“多果一因”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果关系复杂;以行为完成为犯罪成立条件的行为犯中,决策、组织、指挥、实施环节较多,职权关系复杂;以情节严重为犯罪成立条件的情节犯中,动机、手段、后果表现不一,标准笼统,情况复杂。上述这些情节上的复杂性给认识判断案件性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职务上的掩饰性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均为职务犯罪,失职越权是其本质特征。也正因为如此,行为人的职务身份为案情真相提供了掩护。是正确履行职责还是失职渎职,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商业行为,均不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而且“职务”的背景也往往为查处案件形成一定的障碍。

4、责任上的分散性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往往涉案人员较多,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交织,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交织,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交织,甚至相互牵连、责任分散,对查办案件带来一定的困难。二、当前侦破渎职侵权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侦查重点方面

侦查渎职侵权案件重点应放在初查工作上,初查工作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根据犯罪构成要件,初查渎职案件应当重点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职责范围是什么,渎职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动机,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渎职行为与危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等。初查侵权案件应当重点查明行为人主观方面有无故意或过失,行为是否非法,非法行为、危害后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各个行为参与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及应负的责任等。

6、侦查途径方面

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往往会选择从因果关系入手、从犯罪痕迹入手、从复查原案或原行政行为入手等侦查途径。往往从已经暴露的犯罪结果为起点,由果查因,先查明能造成该犯罪结果的职务行为,再进而查明实施该职务行为的犯罪人。如滥用职权案件中,行为人滥用职权的行为必然要留下某些痕迹,如书面批示、会议记录、讲话录音或记录等。取得这些批示、记录、录音等,就是证明犯罪的直接证据。侦查徇私枉法案件,其犯罪的构成是以原案的处理错误为前提,因此,复查原案,搞清是否存在错误,是侦查徇私枉法案件的必选途径。

7、侦查讯问方面

渎职侵权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除了与贪污、贿赂、走私等其他犯罪活动交织在一起的犯罪之外,犯罪嫌疑人并非都是出于对某种利益的需要才实施犯罪活动,往往都是其性格上、心理上的重大缺陷导致了犯罪活动的发生,比如狂妄自大、盲目相信、对权力的态度不端正等,因此在讯问中应当抓住其弱点,设计合适的讯问步骤、方法,适时出击。其二、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并没有直接犯罪的故意,并非像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那样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只是由于其心理、性格、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重大缺陷,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肆意妄为或者严重不负责任才导致了犯罪后果的发生;而在犯罪当时,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性质往往没有准确的判断,甚至自认为是合理合法的。因此,讯问这类犯罪嫌疑人,应当注意采取教育感化的方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8: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渎职犯罪特点是怎样的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赋予的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危害极大,不仅仅表现在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而且损害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妨害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和管理秩序,因此,刑法对此类犯罪专门规定了一章内容,对社会生活中最常见、多发的渎职犯罪和在国家事务管理中负有重要职责部门的渎职犯罪较为详细地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放纵走私罪、环境监管失职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等,具体列举了三十余种渎职犯罪的具体行为。打击这类犯罪,对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高效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渎职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渎职罪是惩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
    2023-03-26
    309人看过
  •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谁?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什么
    一、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谁刑法将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包含了临时工、合同工及各种聘用制人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的扩大解释:在乡(镇)以上
    2023-04-01
    497人看过
  • 质押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质押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质权的特点,具体如下所述:1.质权的从属性。质权的从属性是指质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债权。因为质权是以担保债权为实现目的的,因此,质权从属于所担保的债权。当事人可以为将来的债权设定质权,也可以在设定债权时设定质权,但实现质权时必须要有主债权的存在。质权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不能与主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质权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2.质权的不可分性。质权的不可分性是指质权与抵押权一样具有不可分性,即质物的全部价值担保债权的全部。质权的效力及于质权标的的全部,即使债权部分受到清偿也不受影响。换言之,即使债务人清偿了大部分债务,仅有少部分债务未能清偿,质权人也必须抗未清偿的债权对全部质权标的行使质权。质物部分灭失的,未灭失的部分仍然担保全部债权,而不能相应地缩减质权担保的范围。3.质权的物上代位性。质权的物上代位性是指是指质权的效力及于质权标的的代位物上。质权的客体是质物,
    2023-04-30
    125人看过
  • 渎职犯罪的客观方面
    法律综合知识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2013年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发布,释放出从严惩处渎职犯罪的信号,致死1人以上应定罪。1、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2、客观要件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3-06-03
    486人看过
  • 不作为的的滥用职权罪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本人没有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二、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某个事项作出决定进行处理;三、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
    2023-12-18
    424人看过
  • 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那些?
    一、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表现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是针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为人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或对自己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则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出于故意,不仅预见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发生,那就不居于玩忽职守的犯罪行为,而构成其他的故意犯罪。二、玩忽职守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
    2023-06-03
    487人看过
  • 哪些叫侵权渎职犯罪构成
    一、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渎职侵权犯罪的构成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三、渎职侵权的犯罪主体刑法将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
    2023-06-18
    479人看过
  • 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如何的
    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一、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什么意思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二、通风报信算包庇黑社会
    2023-03-13
    431人看过
  • 渎职罪的概念和特点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碍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的信任,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渎职罪特点是什么(一)从渎职罪的自身属性来看,渎职罪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1、渎职案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智能性。2、渎职案件发生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3、渎职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与原案当事人之间大多具有行为的相关
    2023-07-02
    2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此类事件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于诸如公共交通工具等公众场合之中,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其次,这类事故的成因颇为多元繁杂,既有大多数人所犯的疏忽与轻忽之过失,又有当事人过于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的错误行为所导致。再度,由这些风险演变为实质性的损害与损失,通常表现为涉及到人员伤亡及各类财务资源的重大损失,从而使其波及面极为广泛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07
    401人看过
  • 渎职罪特点是什么 渎职罪包括哪些类型
    一、渎职罪特点是什么从渎职罪的自身属性来看,渎职罪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1、渎职案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智能性。2、渎职案件发生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3、渎职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与原案当事人之间大多具有行为的相关性和利益的一致性。4、渎职案件往往牵涉人员多、职权大,具有责任的分散性和背景的复杂性。5、渎职案件往往没有直接的被害人和相关物证,多凭言词证据定案,案件具有多变性和反复性。二、渎职罪包括哪些类型(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二)玩忽职守型渎职罪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
    2023-01-21
    113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的犯罪特点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的犯罪特点是:1.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2.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3.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4.涉案人员中,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员多起重要作用;5.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危害严重。一、检察院可以不起诉的情形是怎样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的情形有: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3.经特赦令免除处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已经过追溯时限的。二、构成交通肇事罪要符合哪些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犯罪。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
    2023-04-10
    251人看过
  • 我国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呈现三大亮点
    检察机关每年查办与重大责任事故相关的职务犯罪六百多件“过去,检察机关每年查办的与重大责任事故相关联的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是一百多件,自从去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联系和配合的暂行规定》以来,检察机关每年查办的这类案件增加到六百多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宋寒松今天(5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行政机关在查处渎职犯罪中加强联系和配合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更多渎职侵权犯罪“浮出水面”,得到了查处。作为加强人民检察院与行政部门之间协作配合的又一有力举措,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与国土资源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签了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协作配合的若干规定的反渎职文件。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联合签发了《关于环境保护
    2023-06-11
    359人看过
  • 网络诈骗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虽然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网络诈骗案件的频繁发生等弊端。针对网路诈骗危害性较大的情形,相关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之后对于各种犯罪行为进行了梳理,发现网络诈骗的特征存在一些共性,这些特征的整理,对于防范诈骗行为是由极大的帮助的。一、网络诈骗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网络诈骗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1.犯罪方法简单,容易进行网络用于诈骗犯罪使犯罪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更加逼近事实,或者能够更加隐瞒地掩盖事实真相,从而使被害人易于上当受骗,给出钱物。2、犯罪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犯罪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形式极为精美的电子信息,诈骗他人的财物,并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着手犯罪的物质条件容易达到。3.渗透性强,网络化形式复杂,不定性强网络发展形成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即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的界限,使得行为人在进行诈骗他人财物时有极高的渗透性。网络
    2023-06-15
    42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特点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2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特征,即成立条件为:必须是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必须有共同的行为。
    • 非法拘禁罪的特点体现在怎么样的方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6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2、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3、犯罪主体包括无权行使拘禁权的人和有权行使拘禁权的人; 4、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 5、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
    • 刑事中走私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21
      大多数是属于自然人犯罪,并且走私的对象一般是普通货物品,以间接走私的方式为主。走私犯罪常常多见于共同犯罪。走私犯罪是属于一种经济犯罪。在量刑的时候会根据涉案金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来判断。
    • 滥用职权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24
      滥用职权的特征如下: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
    • 盗版侵犯那些方面的权益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30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