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体认定可以从主观、客观和逃逸后三个方面进行。在主观方面,行为人需要明知自己的肇事行为并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同时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在客观方面,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在逃逸后方面,行为人需要将伤者送到医院或等待交警处理时逃跑。同时,行为人的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也需要作必要的限定。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体认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指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通常包括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我国法律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交 通 肇 事 逃 逸 罪 的 主 观 方 面 和 客 观 方 面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或者受伤严重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肇事者具有过失,即肇事者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严重后果。在客观方面,肇事者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肇事者已经逃离了现场,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对受害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法律上,肇事者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刑罚。同时,肇事者的行为也会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生理上的损失,因此,对于肇事者而言,逃逸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对受害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法律上,肇事者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刑罚。同时,肇事者的行为也会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生理上的损失,因此,对于肇事者而言,逃逸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认定肇事逃逸的依据
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有什么依据
121人看过
-
如何认定酒驾肇事逃逸,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55人看过
-
逃避法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254人看过
-
肇事逃逸处罚的法律依据
69人看过
-
什么是轻微肇事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
113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双倍赔偿吗,交通肇事逃逸的赔偿费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23肇事逃逸没有双倍赔偿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行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具体应当赔偿以下费用: 1、医疗费。在实务中包括实际支出的费用和后期治疗费。在诉讼中,实际发生的费用以一审辩论终结为截止时间,此前发生的数额为责任人赔偿的数额。此后发生的费用可以协商解决,大多是另案处理,等实际发生后,再行赔付。 2、误
-
法律上无证交通肇事逃逸什么法条依据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6首先要看交警部门的责任划分,如果你堂哥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那么你堂哥已构成交通肇事犯罪。 2、如果构成犯罪,根据你堂哥的情节,应当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赔偿好的话,是可以酌定从轻处罚的,全部免除刑事责任的可能性不大。 追问 当天是这么个情况 被撞得人是走路,我堂哥在机动车道行驶, 后来被撞得人走到机动车道来了,之后就发生车祸,具体细节不太清楚, 但大致如此 追答 如果不知道责任划分,那就不判
-
能否作为交通肇事逃逸定罪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7逃逸行为可以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根据,但不能作为定罪的责任依据。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本规定中的逃逸是在明晰了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前提下而逃逸的,也就是说是将逃逸行为作为剥离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认定之外的因素,比
-
交通肇事罪是依据什么法律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13《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按什么依据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