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协议无效的情形:1、赡养协议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2、赡养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违法的分家赡养协议无效
邱女士的丈夫早年去世,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养大,因家庭缺少劳动力,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帮母亲干活,供弟弟读书。二儿子读到大专毕业安排到一家电厂工作,收入可观。大儿子则一直在农村老家与母亲一起生活,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主要义务。前年二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回家探亲,给老人买了不少礼物,以表孝心。邱女士见家庭气氛和谐,就和两个孩子商量分家的事,并在亲友的参与下达成了分家赡养协议,主要内容是:鉴于二儿子远在外地工作,少有机会回家,邱女士今后主要由大儿子赡养。因为二儿子夫妻都有固定收入,生活较宽裕,邱女士身后的全部财产,归大儿子所有。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不久邱女士身患重病,经医生初诊住院开刀大约需要8万多元,生活在农村的大儿子根本无法筹集到那么多钱,为救母亲,大儿子跑到城里跟弟弟商量,请他承担为母亲治病的一半的费用。二儿子却表示当年分家的时候签有协议既然家庭的全部财产归你所有,我已放弃了继承权,就没有了再拿出钱来为母亲治病的义务。经多次交谈未果,邱女士大儿子来所咨询,问其弟弟的说法是否有理,弟弟应不应该负担为母亲治病的费用,履行赡养义务?
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律师甄天斌解答:邱女士二儿子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赡养人协议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本法第15条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本案中,邱家的分家赡养协议虽然是在亲友参加的家庭会议上签订的,但其中的内容不符合上述法律的规定,所以应是无效的。邱女士的二儿子根据无效协议,拒绝履行赡养母亲的义务是违法的。邱女士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认定该分家赡养协议无效,责成二儿子履行法定赡养义务。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四条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
违法的分家赡养协议无效
170人看过
-
劳动纠纷和解协议的特点分析
212人看过
-
赡养协议的详细解析
227人看过
-
分析购房合同补充协议无效情形的要点
456人看过
-
哪些情形赡养协议无效
195人看过
-
离婚协议约定婚前协议无效的效力分析
253人看过
赡养扶助协议是指在自愿的基础上,赡养人就履行赡养义务与被赡养人订立的协议,或者是赡养人相互之间为分担赡养义务而订立的协议。签订赡养扶助协议是法律赋予被赡养人的一项权利,是赡养人必须履行赡养义务的依据,同时也是家庭养老、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必... 更多>
-
-
同居析产的协议无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2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且以夫妻名义同居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除同居关系时,双方共同收入和购买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一般共有是指共同共有,与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夫妻共同财产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说,无论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获得的收入和购买的财产出资多少,双方平等享有所有权,不分份额,原则上双方终止同居时应平等分割。在其他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
-
赡养纠纷协议书的要点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15赡养继承协议书的格式如下:标题,“赡养继承协议书”;协议人、关系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双方之间的关系;正文内容,包括赡养的义务、继承的权利与义务等;双方签字捺手印,有见证人的载明见证人的信息并签字。
-
犯罪构成要件的特点分析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9一、犯罪构成包括主体、客体以及主客观要件,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犯罪构成体现为违法性和责任性法律特征。 三、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符合《刑法学》(第三版)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客观要件的总和。虽然刑法理论界对这一概念和由这一概念建立起来的犯罪构成体系有诸多质疑,但人们还是接受了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表明犯罪构成有以下三个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