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情况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上是故意。
二、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认定如何进行?
(一)本罪与无罪的区别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贻误事故抢救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追求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1、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
(1)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是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或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是重大公司财产的安全;后者侵害的是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
(3)客观表现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严重的不负责任,不履行或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指的是违反有关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行为。
(1)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包括生产作业安全和其它的公共领域、公共场所的安全;后者侵犯的是生产作业安全。
(3)发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最新刑法关于谎报安全事故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356人看过
-
最低判几年的谎报安全事故罪刑罚
160人看过
-
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352人看过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100人看过
-
如何判刑?谎报安全事故罪
481人看过
-
刑法中谎报安全事故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78人看过
-
最新的谎报军情罪判刑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28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所谓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造成我军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和军用物资严重损失,直至战斗、战役失利,等等。
-
安全事故谎报罪会受到怎样的刑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如果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安全事故通常是指对安全事故进行虚假上报或不报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
-
新刑法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怎么判,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30这会结合案件的情况来判决,一般造成严重后果的是会对直接负责人员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后果特别严重的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所产生的性质是比较恶劣的。
-
新的刑法中定了谎报安全事故的判决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5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新刑法对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造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立案标准,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7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