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机构有以下国家政策:各中小学校和教师在寒暑假、法定假日和双休日,不得组织学生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任何学校、年级组、班主任和教师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小学、初中在校学生的各类文化复习班、补习班和培优班;不得租借校舍,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补习班;严禁以上新课为名,组织学生带有强制性的集体收费补课;严禁学校与校外机构联合,在校内外举办各类补习班;严禁教师参与社会上非法培训班讲课;严禁以任何理由自办或参与举办各类复习班、补习班、提高班。
补课机构中途换老师退费金额太少怎么办
1.补课机构中途换老师退费金额太少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起诉等方式处理。
2.双方当事人先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请求相关机构进行调解;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申请仲裁;以上方式无法解决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
国家关于补课班相关政策
169人看过
-
中国人口政策概览
485人看过
-
三胞胎国家的政策概览
115人看过
-
课外班政策
202人看过
-
课外补习班有什么政策
136人看过
-
化学政策概览
205人看过
仲裁条款是合同中约定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条款。它明确规定了仲裁机构、仲裁地点、仲裁程序等事项,为双方解决争议提供了合法有效的途径。仲裁条款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同履行的保障。... 更多>
-
国家对特殊教育机构的政策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特殊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设区的市和三十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至少设立一所特殊教育机构;不足三十万人口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残疾人的数量、分布状况和残疾类别也可以设立特殊教育机构。有条件的特殊教育机构应当设立学前班,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和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托各类残疾儿童专业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
-
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力量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一国的对外政策不是取决于国家力量,而是取决于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和一国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战争动荡不符合我国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力量,反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国强不必然称霸。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和而不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王道比霸道更有优势。
-
我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04(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基本国策
-
国家对农村就业机构有哪些政策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向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鼓励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其他培训机构以及个人开展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对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根据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给予补贴。
-
国家对于廉租房政策的相关内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4: 一、廉租房政策是一种针对既无力购买商品房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而设计的一种社会保障性的住房政策。廉租房是指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简言之,廉租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制度。 二、廉租房申请条件: 1、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 2、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