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送达的对象及操作方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0 19:07:14
387 人看过
一、留置送达的对象
留置送达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
1.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受送达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拒绝接受送达的,可适用留置送达。
2.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可适用留置送达。需要注意的是,向受送达人指定的其他代收人送达时,不可适用留置送达;如诉讼代理人并非代收人,向其送达时,亦不可适用留置送达。
二、留置送达的操作方式
留置送达的操作方式是送达人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写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实,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取证人签名或盖章,然后,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处所,即视为送达。
除留置送达外,送达方式还有: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
三、留置送达的适用条件
留置送达的使用条件如下:
1.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2.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
3.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
4.向债务人本人送达支付令,债务人拒绝接收的,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能否通过留置送达方式送达支付令?
84人看过
-
留置送达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449人看过
-
留置送达的工作程序
409人看过
-
浅议留置送达方式的正确运用
59人看过
-
留置送达存在问题的及探索
177人看过
-
留置送达是直接送达吗
14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送达方法除了留置送达,还有什么方式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07-051、直接送达登记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并由其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其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案件承办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登记管理机关在适用直接送达时需注意:①无特殊情况的,均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②由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③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④受送达
-
留置送达的工作程序广东在线咨询 2023-04-12一、留置送达的工作程序 留置送达是指在向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送交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时,受送达有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拒绝签收,送达将诉讼文书依法留放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如果需送达的法律文书是调解而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则不可适用留置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
-
送达送达对象的规定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30刑事诉讼文书送达,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送达的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等。送达对象: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我国的刑诉法:第一百零七条送
-
法院传票送达有几种方式,留置送达与拒签收的区别在哪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法院送达传票等法律文书,有多种方式,直接送达的,要求当事人本人签收;本人拒绝签收的,可以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在当事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的情况下,法院工作人员将要送达的法律文书留在被送达人的面前,就视为已经送达了。法院的工作人员在送达回证上将送达情况即拒绝签收情况说明一下,就行了。《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第八十五条送达
-
什么是留置送达(给多人送达)?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51、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把诉讼文书留放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 2、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