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设最低消费这种行为违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17:11:42 214 人看过

【事件经过】

3月8日,市民廖先生在越秀区某宾馆酒楼消费了一壶人参花茶。酒楼出具的酒水单显示,收取了廖先生茶水费78元、最低消费额38.2元以及其他费用7.8元,合计124元,并出具了发票。

原告廖先生认为,经营者利用其优势地位,设置“最低消费”是属于经营者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该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故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退回向原告多收取的38.2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被告处消费,双方因此形成餐饮服务合同关系。原告为证明被告设置了最低消费,向原告收取了最低消费金38.2元的事实,向法院提供了酒水单、发票以及价目表等为证,故法院确认被告向原告收取最低消费金38.2元的事实。被告设置的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侵害了原告在消费时的自主选择权,加重了消费者责任,属强制性交易,对消费者明显不公,违背了等价有偿和平等自愿的原则,应属无效。被告多收取的38.2元最低消费金应予以退还。

【法律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餐馆会“禁止客人自带酒水”、“收取包间最低消费”,这样的规定是否合法?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餐饮行业中的这些规定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霸王条款”无效。

这位负责人说,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作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在餐饮经营者提供服务时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去年10月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这部新修订的法律将于2014年3月15日施行。去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向社会发布了“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消毒餐具另收费”等餐饮行业常见的6种不公平格式条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格式条款相关文章
  • 市区不少餐馆设“最低消费
    餐馆、酒店设最低消费门槛由来已久。昨天,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对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的行为喊停。对此,《商报维权315》栏目调查走访了市区多家餐饮企业,发现设最低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按照新规,今年11月1日起,若仍有餐饮企业设最低消费,或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昨日走访市区大南门、江滨路、南塘街、温迪路时发现,不少餐馆、酒店的包厢、卡座都设有最低消费门槛。在万岁寿司下吕浦店内,一店员介绍,如果是两三个人一般得坐在吧台用餐,如果要坐四人座,就要200元的最低消费。在得尔乐均瑶店,店员表示,十人包厢最低消费要达到2000元。一些新开的时尚餐厅如湖碟轩、山楂树艺术餐厅等,同样设有100元到1000元不等的最低消费限制。我们还没接到禁设最低消费限制的通知,所以还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取消。去茶去望江路店一名工作人员说。最高人民法院此前曾将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列为
    2023-06-07
    118人看过
  • 这4种扣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常见的4种扣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1、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例如:假设甲每月的工资为2175元,则日工资为2175÷21.75=100元,假若10月份甲请事假4天,则10月份甲实际工作了17.75天。因此10月份的工资是17.75×100=1775元。2、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3、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违法。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4条的规定,职工有权自行决定捐款的数额,是否捐款以及如何捐款都必须出于职工的自愿,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4、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违法《劳动法》第50条规定
    2023-06-10
    160人看过
  • 这个伪基站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这个伪基站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伪基站,又称假基站、假基地台,是一种利用单向认证缺陷的非法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移动电话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推销等垃圾短信,通常安放在汽车或者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发送。伪基站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以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伪基站利用移动信令监测系统监测移动通讯过程中的各种信令过程,获得手机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伪基站启动后就会干扰和屏蔽一定范围内的运营商信号,之后则会搜索出附近的手机号,并将短信发送到这些号码上。屏蔽运营商的信号可以持续10秒到20秒,短信推送完成后,对方手机才能重新搜索到信号。伪基站能把发送号码显示为任意号码,甚至是邮箱号和特服号码。载有伪基站的车辆,可以向周边用户群发短信,因此,伪基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023-04-18
    307人看过
  • 离婚藏财产这种行为是属于违法的吗
    一、离婚藏财产这种行为是属于违法的吗离婚隐藏财产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方隐匿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隐匿财产的一方少分甚至不分财产。如果离婚后发现对方隐藏财产,可以单独起诉要求分割被隐藏的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二、夫妻离婚房子是婚前财产通常属于谁房子是婚前财产离婚后界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归一方个人所有;但是如果夫妻双方有通过签订书面的财产协议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归夫妻共同所有的,可以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来说房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有以下情况:1、夫妻双方在结婚期间用双方共有财产购置的房产;2、夫妻一方继承或是被赠与的房产
    2024-01-09
    105人看过
  • 未领取结婚证就同居,这种行为违法吗?
    没领结婚证同居,又名未婚同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凡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办理仪式的,即便没有结婚登记,也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没领结婚证同居,即男女双方以非夫妻名义公开的或秘密地共同生活的一种两性关系,该种关系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同居双方都没有配偶的同居行为,现行法律不做干涉,一方或双方都有配偶的同居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重婚罪。未婚同居的双方对是否选择同居可以自由决定,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双方同意的未婚同居,只是此时的未婚同居不受法律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了,则法律不会像保护正常结婚的夫妻一样保护未婚同居者的利益。一、婚前同居算是婚前性行为吗两者的关系不一样,两者是不一样的。婚前同居,即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以夫妻名义公开或秘密地共同生活的一种两性关系,双方是以可能的结婚为目标,男女双方不以结婚为目的同居,不称为婚前同居,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结婚了之后,之前
    2023-03-07
    344人看过
  • 移动公司最低消费合法吗
    最低消费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最低消费可以投诉吗一、最低消费可以投诉吗1、最低消费可以投诉。商家这种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所以这实际上属于一种违法行为,既然是违法行为消费者当然可以投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第十条【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
    2023-07-31
    133人看过
  • 团圆饭设最低消费是否侵权
    火爆的年夜饭,给众多酒家提供了商机,为赚取更多的利润,从前两年起,一些生意较好的酒家就开始给年夜饭设定最低消费,提高顾客消费额。今年,随着酒家年夜饭预订的升温,设最低消费的酒家越来越多,很难找到几家不设最低消费而又稍有档次的酒店。价格和往年相比也是节节攀高,中档以上的酒店动辄千元以上,甚至开出了28888的高价,中低档的酒店也在488元以上。对于这种做法,一些顾客表示不满,认为如此下去,商家的门槛会越设越高。湖南省消委会有关人士明确表示,这种限制消费的行为和加收服务费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因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就有自主选择消费多少的权利。一些大酒店把最低消费的门槛定得很高,就会把普通的消费者拒之门外。消费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以《消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3-05-01
    375人看过
  • 熊孩子给主播大额打赏,这种消费行为都有效吗?
    近日,江苏的龚先生收到银行短信,提示他消费了一笔钱。经查询,是他10岁的儿子在玩手机时偷偷给主播打赏,3个月来花掉25000多元。龚先生手机绑定的银行卡未申请短信通知,直到儿子动用第二张银行卡时才收到短信提醒。目前,龚先生正与客服沟通,希望退还这笔钱。“熊孩子”的消费行为都有效吗?消费行为是否有效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别:1、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效力待定的;2、此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单独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3、超出其年龄和智力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是否最终有效取决于法定代理人的意见。所以,未成年单独进行的消费,若消费的事项是和他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则有效;超出其年龄和智力认知范围的大宗消费事项,效力待定,家长事先同意或者事后追认则有效,反之则无效。本案中涉及的是上万元的打赏行为,并且父母不知情,也没有进行追认,因此这些直播
    2023-05-07
    257人看过
  • 人肉搜索这种行为犯法吗
    人肉搜索有时带来的,可能就已经违反了法律,如果纯属恶搞他人而使用人肉搜索,不仅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更是有损道德的底线。1.从法律角度来说,人肉他人是否违法,主要看公布的信息属不属于个人隐私范畴;2.人肉搜索引擎之所以以“人肉”命名,是因为它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3.“人肉搜索”过程中,一旦发生侵权、违法行为必须由论坛的管理员、网站的开办者来承担责任,因为网站提供“人肉搜索”是一种商业模式,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发帖者一般来说很难被追究,发帖可以看作一种行为,并非违法的主体,而是客体,主体还是网站,而进行转载的网站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除了侵犯隐私权与引发“网络暴力”行为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缺乏法律规范的“人肉搜索”,正在各大网络的激烈商战硝烟中走向商业化应用之路。4.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a.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
    2023-06-13
    252人看过
  • 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违法吗
    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是否违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诱导消费中有诈骗行为,经营者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民法典侵权致死赔偿有哪些侵权致死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二、消费者权
    2023-04-01
    168人看过
  • 消费者协会会处理违法行为吗
    消费者协会不具有行政执法权,故不能对任何单位、个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消费者协会只能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民事调解,且该调解不具有强制性。即它的作用在于督促卖方做出赔偿,对需要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消费者提供法律支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5-10
    117人看过
  • 反复约定试用期这种行为属违法
    我表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她已在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该公司称,单位有意向接收她,不过想让她再实习一个月,到时再决定是否与她签劳动合同。请问单位可以作这样的约定吗?马铁法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经常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反复约定试用期,以达到自己规避法律的目的。从2008年1月起,用人单位再有上述行为,就是违法。
    2023-04-22
    447人看过
  • 物业断水断电,这种行为是否违法
    物业公司不可因业主拖欠应支付之物业服务费或抗拒管理而导致中断供给水、电、气及暖气等基础设施,或是采用定时定额等形式进行间接性暂停供应,也不能阻止业主进入物业管理保护区,以及实施引起对业主合法民事权益造成伤害的其他不当行为。《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2024-07-28
    261人看过
  • 什么是这种阻碍违法行为的事件?
    违法阻却性事由的定义,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类型:一、法令行为;二、正当业务行为;三、被害人承诺;四、推定的承诺;五、自救行为。抢劫是什么样的违法行为抢劫属于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即犯罪行为。抢劫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较为常见的是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直至杀害。抢劫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而且需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
    2023-07-22
    86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更多>

    #格式条款
    相关咨询
    • 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合法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合法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这意味着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多少的权利。酒店擅自设置最低消费的行为属于霸王条款侵权行为,不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属于强制消费的行为。既然酒店设定最低消费限制的做法都是一种剥夺消费者公平选择权的违法行为,那么无论
    • 降低绩效克扣工资,这种行为违法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 低消费!不强逼!这样的酒托行业犯法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7
      照你所说,这就不叫酒托,当然不犯法。
    • 这种行为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2
      不合法。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到当地相关的监管部门投诉进行抵制。
    • 诱导性消费这种是欺骗行为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10
      诱导性消费不是欺骗行为。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