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彩礼不得超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6 05:48:31 363 人看过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彩礼不得超过多少,彩礼的多少一般由男女双方协商确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婚姻家庭的倡导性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法律规定离婚得退多少彩礼
    一、法律规定离婚得退多少彩礼具体退还多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结婚后离婚的彩礼是不需要返还的。但是如果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则离婚时如果男方要求返还的,女方需要将彩礼返还给男方。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二、哪些情形可以不用退还彩礼?(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理论上、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司法实践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赘述。(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
    2024-01-29
    208人看过
  • 国家彩礼新规定2024不超过多少
    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彩礼数额所允许的上限并无明文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虽然从原则上禁止任何形式的婚姻索取财物行为,却没有针对彩礼数额做详细的规定。此外,男方能否在离婚后要求女方退还彩礼,同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者,便可有机会获得彩礼的部分或全部返还:即双方并未依法履行正式的结婚登记手续;已完成合法登记但是在婚后并未实际开始共同生活;或者在婚前支付彩礼后,致使给予方陷入生活困境。若男方认为有权要求返还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所送出的彩礼,在经过查证之后发现存在如下任一情况时,法院将予以支持他的诉讼请求:(1)双方尚未完成结婚登记程序;(2)虽然已完成合法登记,但是在婚后并未实际开始共同生活;(3)在婚前支付彩礼后,致使给予方陷入生活困境。然而,此等情况下的返还规定应以双方解除婚约为前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
    2024-07-26
    67人看过
  • 我国法律规定彩礼超过多少为买卖婚姻
    我国法律没有对彩礼数额的具体规定。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包括父母违反婚姻自主原则,以索取物财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造成的婚姻。借婚姻索取、骗取财物的,不应当认定为彩礼。一、什么情况下能认定为骗婚骗婚是指利用对方急于结婚的心理,骗取彩礼、财物的犯罪行为,以诈骗罪论处。表现形式如下:1、婚前隐瞒疾病;2、婚前隐瞒婚史等其他个人真实情况;3、婚后携款失踪;4、婚后与他人同居并转移财产;5、索取巨额钱财后拒绝结婚。如果是女方家庭意识淡薄导致婚后无法共同生活,不能认定为诈骗,可要求法院判决返还彩礼。二、干涉婚姻自由的条件有哪些干涉婚姻自由的情形有:1.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反婚姻自由的原则,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违法行为;2.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违法行为;3.子女干涉父母再婚的行为;4.干涉寡妇再婚的行为;5.干涉男方到女家落户结婚的行为;6.干涉非近亲属结婚的行为;
    2023-03-07
    311人看过
  • 最新民法典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三万吗
    一、最新民法典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三万吗《民法典》没有规定彩礼不能超过3万,但规定了返还彩礼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订婚后没结婚怀孕了彩礼能退吗订婚后没结婚怀孕了,原则上也可以要求退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三、彩礼返还金额法律规定是多少因给付彩礼一方
    2023-04-12
    451人看过
  • 国家新规定彩礼超过6万
    目前国家彩礼规定通知了,将会严厉整治天价彩礼,低俗婚闹更是需要抵制了。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彩礼不得超过两万的规定有效吗?行政法律师张新年认为,地方政府可通过倡议的方式来提倡、鼓励不要过多索要彩礼、滥办酒席的新风尚。但对普通群众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特别是《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第一条的规定有点耸人听闻,反映了当地有关单位严重欠缺法治思维。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这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谚语。对私权利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作为一个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权利(法无禁止即可为、自由),还可以勇敢地监督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对政府而言,不但要谨慎运用手中每一份权力
    2023-07-21
    230人看过
  • 国家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三万是真的吗
    一、国家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三万是真的吗1、不是。给付彩礼本质上是为缔结婚约,以示诚意,法律并没有严格限制,但也不能过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3、彩礼完成后,若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可以要求返还。关于彩礼返还与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应如何让处置1、当订立婚约目的未达到时,只要男方提出返还彩礼的要求,女方就得无条件返还。2、在广大农村,关于彩礼的处置有一种习惯做法,即如果男方先提出分手,彩礼不再
    2023-06-19
    485人看过
  • 现在国家规定彩礼超过多少是犯法的
    民法典对彩礼的相关规定是不能凭借着婚姻来索取财物,也就是国家对天价彩礼、家庭过度干涉婚姻等不良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禁止,但这并不是说从法律层面取消了婚姻中的彩礼钱,民法典的规定重点是禁止民间借着结婚这一理由,向对方索取远高于其经济实力的彩礼,使彩礼的给付转变为变相的索取。没有规定最高的限额一、哪些情形需要返还彩礼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
    2023-02-20
    302人看过
  • 街道办有规定彩礼不超过2万元?为何不能超过2万元?
    一、某街道办社会治理中心面向辖区所有居民,颁布了红白喜事标准。第一条标准,订婚彩礼不超过两万元,索要彩礼过多者,交公安机关调查,严重者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第二条至第八条对宴席标准、参加人员、车辆等方面均作了规定;第三条第九条标准,办理红白喜事的家庭必须要上报村委,村委上报至该中心备案,村委负责监督。二、为何要颁布彩礼不超过2万元?原因还要追溯到该县曾发生过多起借彩礼敛财的诈骗案件。例如2018年年初,派出所成功打掉一个一女嫁五夫的骗婚团伙,该团伙瞄准农村未婚男青年,以结婚为由骗取彩礼,连续作案5起,非法获利40余万元。该团伙利用农村订婚的风俗,向男方索要6万元到16万元不等彩礼,一得逞就立即消失。那么这种涉嫌人口贩卖或诈骗应交由公安机关处理。三、以结婚的名义骗取大量的彩礼后拒绝归还是否构成犯罪?本案中,犯罪团伙中女方假借结婚的名义向另一方索要或者收受数额较大的彩礼后,无正当理由拒绝与其结
    2023-04-25
    181人看过
  • 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是怎样的
    一、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是怎样的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第10条对此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二、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彩礼要判断何为彩礼,首先要明白彩礼的基本含义,彩礼仅指基于婚约、按照当地风俗习惯、给付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其构成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订立婚约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婚约一般认为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俗称定婚。定婚后,男方就要给付女方一定数量的金钱和其他物品,这就是通常所指的彩礼。(二)需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双方订立婚约的过程中或者订立婚约之后,给付财物的行为要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关于给付金钱的数
    2023-06-04
    348人看过
  • 山西长治规定彩礼不超5万
    依据长治市出台的规定,长治市各县可对操办婚丧的彩礼、随礼、殡期、宴席等上限标准以及其他具体礼俗作出具体规范,其中参考上限为彩礼金额不超过5万元;婚丧随礼,亲属不超过200元,其他人不超过100元;丧事殡期一般不超过3天。长治市出台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攀比浪费,本着文明节俭、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不与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相抵触的原则作出的。相关规定《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为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把广大群众从过重的人情消费、人情负担中解放出来,破解因婚致贫、因丧致贫、支出型贫困问题,建设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现对推进我市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婚事新办。倡导零彩礼和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新型婚恋观。提倡彩礼变献礼,可为老人购买养老保险或与银行签订协议为老人缴纳养老储蓄、健康储蓄。订婚、
    2019-10-14
    485人看过
  • 法律有规定彩礼钱超多少构成犯罪吗?
    一、法律有规定彩礼钱超多少构成犯罪吗?1、法律没有规定彩礼钱超多少构成犯罪,只是规定了不得借由婚姻索要财物。《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2、离婚不还彩礼钱通常不犯法。但是若彩礼返还案件已经被法院审理,且法院判决女方将彩礼返还、但女方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形下拒不返还,那么女方就犯法了。二、谁可以是彩礼案件诉讼主体?男女双方、彩礼的实际给付人与收受人,都有可能是彩礼案件的诉讼主体。1、男女双方是彩礼案件的诉讼主体的情形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并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的,不列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实际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而应以男女双方作为彩礼返还的权利人与义务人。一方以不是彩礼的实际给付人与收受人为抗辩,拒绝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不予采信。2、
    2023-04-20
    332人看过
  • 结婚超过几年不退彩礼
    彩礼退还与结婚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只要符合退还彩礼的情形就可以申请退还彩礼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一、离婚彩礼不能要回来的情况离婚彩礼也有不能要回来的情况并且共同生活的,或者是同居两年以上的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再或者是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这三种情况,彩礼不能要回来。以下是具体情况的介绍:(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三)男女双方
    2023-03-27
    199人看过
  • 2023民法典彩礼不能超过多少钱?
    一、彩礼不能超过多少钱?彩礼不能超过多少钱,法律当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民法典》没有对彩礼金额有具体的规定,只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离婚后男方能不能要求退还彩礼,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要求退还彩礼的情形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和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二、彩礼官司需要什么证据1、证明男女双方
    2023-02-13
    488人看过
  • 法律规定现在还能不能要彩礼?
    法律上并未规定彩礼的相关事项,彩礼是双方结婚时男方向女方求婚时给予的费用,彩礼往往会体现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各地或多或少地都有给彩礼的习俗。彩礼一般都选择在订婚的时候,双方家长都在场的情况下,给女方父母。在我们国家,由于区域的不同,所以在给彩礼时,多少也会存在差异。一般的地区会以一万零一为基数,上不封顶。因为一万零一,寓意着万里挑一。所以,我们在给彩礼的时候,也应该视情况而定。因为没有固定的钱数限制,所以我们也可以自行决定。一、彩礼是否可以返还?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的条件:(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所以,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所以,一般情况下,以及领取结婚证的,彩礼是不用返还的,但是以下两
    2023-06-21
    12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请问合法吗新婚姻法规定彩礼不得超过三万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0
      1、我国并无新婚姻法这个法律,目前大众所传“新婚姻法”,是国家颁布的一部司法解释。其全称为: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12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未规定彩礼问题,更无彩礼是否可以超过三万的规定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是属于民法的司法解释,不涉及刑事处罚问题。有期徒
    • 彩礼不得超过两万合法吗?具体规定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05
      国家并无明确法律规定彩礼超过两万违法,彩礼属于民俗,给与不给在与双方自愿,法律不会调整,但如果因解除婚约导致彩礼返还纠纷,可依法起诉。但地方政府可通过倡议的方式来提倡、鼓励不要过多索要彩礼、滥办酒席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彩礼钱法律是否有规定不可以超过多少呢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4
      国家没有规定彩礼不能超过多少。国家对彩礼的具体数额未作规定,国家只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也就是说,国家只禁止天价彩礼,对于那些自愿给付,并且未超出家庭能力的彩礼,国家是不禁止的,只要没有索要天价彩礼,都是可以的。因此国家未规定彩礼的具体数额,只要男女双方的彩礼是自愿给付,并且不会家庭造成负担,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 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02
      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彩礼一般是一结婚为目的的,在结婚之前按照习俗一方给另一方的贵重财物。彩礼的具体金额多是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来协商的,在法律上是没有对彩礼限额的。 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彩礼的具体金额,但是对返还彩礼以及不退彩礼的情况是有规定的: 返还彩礼的情况: 1、双方没有办理结婚证 2、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是两人没有共同生活 3、婚前
    • 要彩礼不得超越30000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5
      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因此,给付多少可以要回多少,没有3万元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