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为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中的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应是:主体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泄密罪应该怎样进行认定
关于泄密罪应该怎样进行认定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泄密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负有保守国家秘密义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构成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由什么构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具体构成要件为:
1、客体是国家保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一般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殊情况下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三、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泄露国家秘密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一)、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项(件)以上的;
4、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
5、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隐瞒不报、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是否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487人看过
-
非国家工作人员犯了渎职罪有前科吗
251人看过
-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吗
394人看过
-
行贿罪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要素
131人看过
-
非公职人员是否存在渎职罪的构成要素?
340人看过
-
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指哪些人
365人看过
-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17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营利性服务等经济活施违法犯罪的要平等地制裁打击,不能搞区别对待,宽严不一。 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均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此处的谋利,不同于经济活动中依法经营,获
-
渎职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渎职罪的构成要件福建在线咨询 2021-06-091、主体要件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2、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3、主观要件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
-
什么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02(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 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
-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08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恃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