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判决书延期的原因可能是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法定延期审理情形,影响审判进行。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作出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除非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延长。
刑事案件判决书会通知家属吗
刑事案件判决书不会通知家人。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判决后,法院没有义务通知家属,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直接通知辩护律师,由辩护律师代为转达,而不会直接通知家属。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二百零三条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四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
民事案件判决具体执行期限
320人看过
-
刑事案件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具体情形
281人看过
-
刑事案件撤案有没有具体的文书
69人看过
-
刑事案件的判决书和判决书的送达范围
115人看过
-
具体刑事案件和解还判刑吗
341人看过
-
刑事案件裁定书和判决书的区别
462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法院判决书无法执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7法律对法院判决无法执行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有无时间限制?1、裁决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2、如果对方在“判决生效后7日内”未支付,你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
刑事案件审判判决的基本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5刑事案件的判决相关规定: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
-
刑事案件量刑具体的原则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7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首先要以事实为依据,即以客观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为依据。(1)查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即查明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的或者过失的,危害了什么。(2)确定犯罪性质,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只有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各种主客观事实,如
-
中原区法院刑事判决书的具体概念是怎样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0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原区法院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对于所受理的刑事案件,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结论,称为第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