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公布了,并将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在我国加入WTO和司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继《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之后,最高司法机关在诉讼证据领域出台的又一重要司法解释。这个证据规则共有80条,是《行政诉讼法》实施12年来关于行政诉讼证据最系统、最全面的规定,突出了保护公民权利、控制行政权力的精神,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有:
一、强化被告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是“民告官”的诉讼,为了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原告,证据规则强化了被告的举证责任,而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证据规则。既规定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要对自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向法院提供证据来加以证明;又规定了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行政机关在不能提供或不能在期限内提供相应证据时,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由于被告负举证责任,所以证据规则特别强调,即使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也不能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另外,还有许多规定体现了保护弱者的思想。如原告确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的证据对原告有利,但被告无正当事由拒不提供的,法院就可以推定原告的主张成立。法院不得为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调取被告当时未收集的证据,这就要求行为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当时就必须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也防止出现法院与行政机关共同审原告的现象。明确规定被告不到庭而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将不作为定案的依据,除非是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这样规定将进一步督促行政机关履行出庭义务。
二、严格举证期限证据规则规定,行政机关的举证期限为10天,从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被告不仅要在此期间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而且还要提供其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就要被视为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方也有举证期限的规定。原告要在开庭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逾期举证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同时也规定原告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供证据,而到留到二审法院再提供且无正当事由的,法院将不予接纳,主要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搞“诉讼突袭”。所以,有证据还是及早出示,免得“过期作废”。
三、司法认知问题继民事证据规则确定了司法认知制度之后,在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对此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了无须当事人举证的五种事实,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但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不包括自然规律及定理)。比如已经被法院判决书确认的事实,当事人就无需再提供证据对判决书确认的事实加以证明。
-
行政诉讼如何举证解读行政诉讼证据规定
113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146人看过
-
解读行政诉讼法律规范中的推定规则
449人看过
-
解读行政诉讼法:变动之间的法律差异
153人看过
-
权威解读:行政诉讼证据材料的补充策略与建议
33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新证据认定的解读
117人看过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信息、材料和痕迹。在行政诉讼中,证据是用来证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正,以及证明当事人与行政行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事实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诉讼证据可以分为... 更多>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该如何解释?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291、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是整个行政诉讼活动的核心。行政诉讼中的每一个程序都离不开证据。审判机关只有严格运用证据规则,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将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事实,才能做出公平的判决。2、在举证规则中,根据法律理论的划分,从举证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和经验规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从举证主体上说明举证主体在举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一般规则概括为谁主张,谁举证。这一规则适用于我国三大诉讼,但行政诉讼的
-
专利诉讼中原告如何进行举证和证明之专利侵权证据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28(一)书证 通常是公证书。专利权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了侵权行为后,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如许诺销售)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 在公证取证的过程中,专利权人最好主动向销售者索取产品宣传册、销售侵权产品人员的名片、购货发票或收据,以进一步的明确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专利权人可要求公证
-
行政诉讼中如何正确行使证据三性和权利主体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9第一,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存在,不依赖主观意识的客观事实。这个客观事实只能发生在诉讼主体的民事、经济活动、诉讼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过程中,是当时作用于他人感官而被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的,留在人的记忆中,或者作用于周围环境,物体引起物体变化而留下的痕迹物体,也可能被文字或者某个符号记录下来,甚至成为视听资料等等。客观性是诉讼证据最基本的特征。第二,证据的相关性是指作
-
债权转让规则解读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22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权关系的内容,债权人通过协议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行为。 债权转让的规则如下: 1.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4.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
证据规则行政诉讼使应不使用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51、行政诉讼中当然会使用证据规则的,而且是行政诉讼专用的证据规则。2、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表现。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共6章80条,于2002年6月4日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虽然条款悬殊较大,但基本上立法精神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