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专利产品负什么责任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02 23:28:18 94 人看过

一、冒充专利产品负什么责任罪

冒充专利产品负假冒专利罪

1.假冒专利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2.假冒专利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其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专利权被侵权怎么赔偿

专利权被侵权赔偿标准如下:

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

2.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3.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三、属于假冒专利的行为有哪些

属于假冒专利的行为有: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必备要件。情节严重是指假冒他人专利手段恶劣、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给专利人或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在国际国内造成恶劣影响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4日 04: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冒充专利和假冒专利的区别有哪些
    冒充专利和假冒专利的区别是?01规定范围不同冒充专利的界定范围主要是针对“不存在的专利或专利产品冒充存在”的情形,而假冒专利不仅包括一部分冒充专利的行为——如冒充专利证书——还包括假冒已存在的、他人有专利权的专利或产品的行为。假冒专利行为的含义范围更广。02侵犯对象不同冒充专利是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所冒充的专利是不存在的或者无效的。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假冒的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03法律责任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专利管理机关查处冒充专利行为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有冒充专利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专利管理机关责令停止冒充专利行为,消除影响,封存或者
    2023-04-29
    99人看过
  • 冒充专利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冒充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生产经营目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冒充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个人将其非专利产品冒充为专利产品,或者将其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此专利产品在结构、功能或其它方面均应有一定的先进性,从而使许多消费者竞相购买。一些不法厂商为了使其产品易于销售,故意将其非专利产品冒充为专利产品,以此非法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冒充专利行为,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可根据消费者举报立案查处,也可依职权进行专利执法检查,主动对冒充专利行为立案查处。冒充专利行为有哪几种类型具体而言,冒充专利行为包括下列几种情形: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的;2、专利权被撤销或者被宣告无效后,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的;3、专利权届满或者终止后,继续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的;4、上述一至
    2023-05-05
    293人看过
  • 处罚专利冒充的依据是什么?
    冒充专利属于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如果情节严重,还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根据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冒充警察抓嫖怎么处罚?冒充警察抓嫖罚款的处罚:构成招摇撞骗罪的,一般可在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量刑范围内对行为人从重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则在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范围内对行为人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2023-07-03
    449人看过
  • 冒充专利名词解释
    法律综合知识
    一、冒充专利名词解释冒充专利名词解释:是指非专利权人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与假冒他人专利最大的区别在于:冒充专利中的专利号是假的,是不存在的专利号。二、冒充专利和假冒专利的区别冒充专利和假冒专利的区别:1.侵犯对象不同,冒充专利行为冒充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专利;冒他人专利行为假冒的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2.行为方式不同,假冒专利是一种违法行为,冒充专利是一种欺诈行为;3.规定范围不同。三、如何处理冒充专利的行为冒充他人的专利进行营利可能会构成假冒专利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12-09
    389人看过
  • 冒充专利如何认定
    冒充专利的认定:(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3)专利权届满或者终止后,继续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的;(4)为本前三项所述行为人印制或者提供专利标记的;(5)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6)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7)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8)其他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一、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行为都有哪些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行为如下: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
    2023-04-05
    120人看过
  • 产品外观专利侵权,经销商负法律责任吗
    产品外观专利侵权,经销商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被仿冒的产品是非注册商标产品,则构成混淆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范畴,应按《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第二种情形是被仿冒的产品标识为注册商标,则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该《商标法》承担责任。《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
    2023-03-01
    226人看过
  • 什么是假冒专利罪,怎样认定假冒专利罪
    一、什么是假冒专利罪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假冒专利罪具有以下特征:1、假冒专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2、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假冒专利罪的成立。3、假冒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假冒专利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形式有:以欺骗手段进行专利登记、冒取他人专利;在非专利产品或者专利上标明他人的专得标记或者专利号;仿造他人专利、侵吞他人专利、擅自实施他人专利、故意贩运仿造或者变造他人专利的产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专利标记、故意销售伪造或者擅自制造的他人专利标记、进口假冒他人专利的产品、冒充专利等等行为。情节严重是构成
    2023-02-27
    197人看过
  • 签合同冒充他人是否负刑事责任?
    冒充他人签合同进行诈骗活动的,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构成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成年暴力殴打他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吗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暴力殴打他人,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暴力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暴力殴打他人需要负刑事责任。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
    2023-07-18
    172人看过
  • 冒充专利的法律制裁
    1、民事责任。如果假冒他人专利,同时又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应承担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1)责令改正并公告;(2)没收违法所得;(3)可以罚款,为违法所得的4倍以下,无违法所得的,处20万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假冒专利罪。冒充警察怎么处罚冒充警察,构成招摇撞骗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应当从重处罚。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06
    142人看过
  • 冒充他人签合同应负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七百一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对于冒充他人签合同的,此时一般认为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等待权利人的追认,但如果权利人不追认的话,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此时冒充的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民
    2023-08-17
    243人看过
  • 冒充专利的处罚意见
    一、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发文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日期:1984.03.12(1992.09.04第一次修订、2000.08.25第二次修订)内容:第五十八条: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名称:《专利管理机关查处冒充专利行为规定》发文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日期:1999.01.06内容:第四条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机关负责对本行政辖区内的冒充专利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两个以上专利管理机关对冒充专利行为都有管辖权的,由先立案的专利管理机关负责查处,或者由有关专利管理机关协商联合查处。第
    2023-06-16
    382人看过
  • 专利权侵犯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1、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2、根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专利权侵犯行为的构成要件1、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利。构成专利侵权必须以有效存在的专利为前提,实施已经被宣告无效、被
    2023-08-15
    457人看过
  • 冒充他人犯什么法,冒充他人签名法律责任是什么
    一、冒充他人犯什么法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触犯法律,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2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身份证的;2、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2、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二、冒充他人签名法律责任是什么承担所签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后果,赔偿被冒充人,及签名对方人的损失,可能触犯诈骗罪,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的后果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一是行为人必须利用了职务上的
    2024-01-24
    324人看过
  •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的区别
    根据《专利法》第59条的规定,冒充专利行为是指,“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专利法实施细则》新增的第85条穷尽性地规定了五种冒充专利行为,即:(一)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二)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三)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四)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五)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一样,冒充专利行为只能是上述五种行为之一或其组合。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的本质区别:对照四种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该条列举的除第二种行为外的四种冒充行为,在行为方式上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相同,都是一种作假行为,但该条规定少了“未经许可”和“他人”的限定条件。对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情形,根据《专利法》第47条的规定,“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
    2023-05-01
    39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假冒专利罪既遂要负哪些责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3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 冒充原告负不负法律责任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1
      冒充原告属于违法行为,法院查明之后,应驳回冒充者提起的诉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其罚款、拘留等处罚。
    • 有什么行为是冒充专利?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1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 冒充外企代理商负什么法律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0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 男子冒充警察扫黄要负什么责任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07
      11月27日,警方通报了一起案件,一犯罪嫌疑人因长期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额赌债,遂心生邪念,冒充警察以“扫黄”的名义进行,涉案价值100余万元。这并非是一起普通的诈骗案,而是一起冒充警察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案件,不但涉案金额巨大,还给民警的形象带来的极大的损坏。所幸的是嫌疑人并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在警方的调查下,很快就被抓获。冒充警察涉嫌触犯了《》中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