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传法庭调查流程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7 16:58:38 256 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庭的调查流程内容详细如下:

第一步,当事人陈诉。

此阶段是指各方当事人在法庭上阐述自己的主张并明确支撑他们主张的事实及道理;

第二步,证人出庭作证

凡应人民法院传唤需出庭的证人,皆必须以真实可靠之回答提供证言。

若故意作出虚假证词,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倘若证人因不可抗力因素确实无法亲自出席,他/她可通过法庭批准提交书面证词,然后由法庭正式宣读;

第三步,展示书证、物证以及视听资料

第四步,表述鉴定成果;

第五步,公布勘察记录。

此外,人民法院保留向人民检察院调阅必要调查核实证据的权利;

同时,如果辩护人被告提出相关申请,人民法院亦有权向人民检察院请求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有利于被告人无罪或罪行减轻的证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2: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刑事二审程序中的审查原则,刑事二审庭审流程
    一、刑事二审程序中的审查原则刑事二审程序中的审查原则是:1.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2.上诉不加刑原则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改判重于原判刑罚的原则。二、刑事二审庭审流程刑事二审庭审流程如下:1.开庭。法庭审理的开始,是为从实体上审理案件作好准备。2.法庭调查。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法庭要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以查明案情,从事实方面为正确判决奠定基础。3.法庭辩论。法庭经过调查,如果认为案情已经查清,当事人也没有再提出需要补充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即由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开始法庭辩论。4.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
    2023-06-21
    492人看过
  • 一审民事诉讼开庭程序违法指什么?
    一、一审民事诉讼开庭程序违法指什么?常见的流程违法包括:未予以被告符合法律限定的举证时限;未合法送达开庭传票给被告即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开庭审理案件;漏掉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法律上讲究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流程违法将导致对当事人诉权的侵害,会出现不平等的情况,不利于实现平等正义。法院的审理程序,民诉法都规定的很详细,只要违反法律的规定,都是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话,上诉到中院,是直接就发回重审。这是一审程序违法的后果。程序违法的情况比较多,比如,需要公开开庭的,法院为公开。需要公开宣判的,没有公开。需要被告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没有通知诉讼当事人。没有提前对案件开庭具体情况进行公告。没有达到公告期限。案件开庭期间,没有给被告人最后的陈述机会,没有告知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没有在规定期间内出判决。合议庭组成人员违法(未回避等),应该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却用简易程序审理。等等。二、民事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
    2023-07-30
    11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和审理期限
    一、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如下: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民事诉讼二审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二、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期限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期限为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023-06-23
    483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法庭审理补充侦查是什么
    一、补充侦查的含义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补充侦查只适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补充侦查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实施。正确、及时进行补充侦查,对于公检法查清犯罪,防止和纠正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错误和疏漏,保证不枉不纵、不错不漏,准确适用国家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补充侦查的形式(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8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人民检察院应当自行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223条的规定,对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而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但该建议以丽次为限。(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226条的
    2023-02-19
    81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一审没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一、民事诉讼一审没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在民事诉讼中二审是对一审判决不服时,由当事人提起才开庭的,就算是缺席判决的情况下,一审也是要开庭的,所以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一)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二)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1、宣布开庭,核
    2023-04-15
    26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案件审查范围
    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审查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审查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审查一审裁判是否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2022-09-18
    46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庭审辩论上诉请求和理由是什么
    一、请求查清事实,依法改判上诉人胜诉或者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二、理由1、一审判决没有查明案件的法律事实,主要表现在:①一审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存在错误,错误包括两个方面:“错”和“漏(不清楚)”;②一审判决仅表述证据内容,也就是基础事实本身,没有对证据证明的对象,也就是待证事实,也是案件的关键法律事实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均未作出。上诉人以为,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在对证据查证属实的基础上,分析、比对证据,旗帜鲜明地认定法律事实。而这一点不能在原判决书里得到表现。对于以上,我将在接下来的法庭调查阶段向法庭作详细的陈述。2、原审判决书“不讲理”“本院认为”说了6句话,第一句:不采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外文网页①判决书P:8最后一行,刚刚采信,翻了一页,就不予采信,矛盾靠得太近,我称之为“相邻矛盾”,可以说,这个错误是这份判决书的硬伤之一;②我自己或写过或阅读过大量的判
    2023-04-15
    39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流程是怎么样的,民事抗诉向谁提起
    民事诉讼二审具体流程首先是法院立案然后开庭,最后当事人自动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法院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产生效力。民事抗诉向人民检察院提起。一、民事诉讼二审流程是怎么样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如下: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3.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二、民事抗诉向谁提起?民事抗诉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具体情况如下:1.抗诉的提出抗诉
    2023-06-20
    124人看过
  •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怎么办,民事诉讼调解流程包括什么?
    一、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怎么办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当事人如果不按协议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民事诉讼调解流程包括什么?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包括了:1.受理纠纷:(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2.调查分析: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3.调解: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
    2023-06-06
    27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的条件,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吗
    一、民事诉讼二审的条件民事诉讼二审的条件如下:1.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审案件中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人民法院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也享有上诉权。上诉权可以由当事人自己行使,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但是代为行使上诉权的;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行使上诉权的人。第一审案件中,公民作为当事人的,只要具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都可由自己行使上诉权依法提起上诉;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上诉权,但上诉人仍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2.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服并依法行使上诉权,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予以纠正的判决、裁定,称上诉对象。能够成为上诉对象的,只能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023-06-23
    1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吗,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二审后还能再审?
    一、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吗民事诉讼二审为终审。一审判决没有当事人在上诉期内上诉的才生效,二审判决只要做出就生效。所以,无论是否有新的证据,二审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即使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无论是一审的还是二审的),仍然可以依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二、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二审后还能再审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7.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8.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
    2023-06-25
    178人看过
  • 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能否向另一方发问,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能否向另一方发问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如果认为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某些事实不清,或者认为其他证据需要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证实等,可以在征得审判长同意后,向另一方当事人发问,审判长认为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合理,应当允许其向另一方当事人发问或者与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辩论,并应指挥当事人的发问和辩论。审判长一旦发现当事人所提的问题或者所辩论的问题超出了本案的范围,即应制止。当事人之间的发问或者对某一事实、案情、证据的辩论完毕后,审判人员应当继续进行法庭调查。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是什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庭审准备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
    2022-10-25
    20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当庭宣判吗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当场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023-06-14
    10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第一审程序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一、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第一审程序:由于审级制度有第一审和第二审以及第三审的区别,因此,在民事诉讼程序上,有第一审程序和上诉审程序之分。第一审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程序。二、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的基本流程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
    2023-03-31
    32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诉讼法庭调查顺序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01
      1、当事人的陈述首先由原告口头陈述其诉讼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然后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其不同意见的被告提出反诉的,应当陈述反诉的诉讼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有诉讼第三人的,应当首先由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陈述诉讼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然后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原被告的陈述提出承认或者否认的答辩意见。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由诉讼代理人陈述或者答辩,也可以由诉讼代理人在当事人陈述或者答辩后
    • 民事法庭调查规程新规定庭审质证顺序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5
      当事人质证的顺序是: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民事法庭调查规程庭审质证顺序大致如此。
    •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 二审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启动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5
      二审程序 1、提起理由(1)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服;(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一审判决;(3)认为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如为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鉴定权利;(4)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1)不服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2)不服一审裁定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 3、庭审要点必须以一审认定的事实及判决理由为切入点,以二审
    • 民事诉讼中是一审审查还是二审审查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7
      1、民事诉讼二审不是全面审理的,而只是对上诉部分的审理,根据新民诉法规定,二审案件的审理范是: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这个范围有两个显著特点:审理内容既包括事实审也包括法律审:审理范围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公告期间是寻找该公民、等待其出现的期间。公告寻找失踪
    • 民事诉讼开庭调查取证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6
      法院的庭审时间,应该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庭审进度等由法院灵活掌握。有些时候,案件比较复杂的,还需要延期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