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通过修订视频隐私法的议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1:00:29 110 人看过

美国众议院于12月6日通过了一项法案。支持者称,这项法案将更新一部旨在保护消费者视频观看记录隐私的1988年法律,以符合如今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方式的变化。

这份以303票赞成、116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的议案将修订1988年的《视频隐私保护法》,该法律是在一家报纸公布了落选的最高法院法官提名者罗伯特.博克(RobertBork)的视频租赁记录之后实行的。众议院知识产权竞争及互联网司法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人鲍勃.古德拉特(BobGoodlatte)议员在议案中提出的变更方案将允许Netflix等公司取得与他人分享消费者视频租赁信息的一次性许可。

古德拉特称:“这一议案确保了1988年法律中应对视频录像带租赁信息的部分能够升级至符合21世纪的现实情况。”

Netflix公司一直以来都在迫使国会修改法律,以允许其用户将其Netflix账户与Facebook进行联通,这样他们就可以与Facebook上的好友分享自己在视频服务网站上的观看记录。在9月初宣布开通Facebook服务时,Netflix表示这一服务目前只在加拿大和拉丁美洲进行了开通,因为视频隐私法的存在使该公司无法将这一服务引入美国。

但是批评人士认为,上述议案并未得到妥善审查,他们表示,议案允许公司从个人手中获取分享他们视频租赁记录的全面许可,这会削弱视频隐私法。

“消费者的信息被使用、滥用和误用的案子已经屡见不鲜,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只会让这种情况更轻易出现,”知识产权、竞争及互联网司法小组委员会的高级官员、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众议员梅尔.沃特(MelWatt)说道。“我理解有些人对分享这类信息比较感兴趣,他们都是从挖掘此类信息中获益的人。”

然而,古德拉特指出,议案的支持者已经尝试着在委员会中通过一项修订案来解决分享视频租赁举措带来的担忧,这一修订案将要求从消费者处取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他说:“上述议案绝不会破坏《视频隐私保护法》的原则宗旨,因为权力还是掌握在消费者手中。”(编译自nationaljornal.com)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2: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的专利改革法案急需改革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BiotechnologyIndstryOrganization,BI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格林伍德(JimGreenwood)先生就2011年4月15日由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代号为H.R.1249的美国发明法案(AmericaInventsAct)发表了以下声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一致称赞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拉马尔.史密斯(LamarSmith)(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在专利改革法案方面做出的贡献。由史密斯提出的专利改革法案同本月早些时候在美国参议院几乎以全票通过的法案相类似。不幸的是,在众议院对这项改革法案进行审议的过程当中,将古德莱特(Goodlatte)的补充审查修正案也加入到了这项改革法案当中,在该修正案被修改之前,我们对这项改革法案的审议发言一直持反对立场。”“由参议院审议通过的最初被列入众议院法案中的补充审
    2023-06-05
    302人看过
  • 也门议会通过《公司法》修订案
    6月28日,也门议会讨论通过了1997年颁布的《公司法》的修订案。新法案规定有限公司必须具备能满足其经营目标的数量充足的启动资金,具体资金数目可由股东在公司成立章程里明确。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在列入调查的178个国家里,商业启动便利排名中也门位列第175,经商便利排名中,也门位列第113。也门投资总局主席阿塔尔称《公司法》的修订和改革将大大改善也门的投资法律框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也门政府也透漏即将实施的一些改革信息,例如:政府的相关3年计划将鼓励IFC组织和捐助国的投资者并承诺提供全方位改革。
    2023-06-09
    358人看过
  • 美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口头表决通过《保护商业秘密法案》修订版
    最近,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口头表决,支持通过2016年修订的《保护商业秘密法案》(DTSA)。到目前为止,司法委员会还未披露参议院何时会对DTSA的目前版本进行全院表决,也未宣布众议院会不会以及何时会考虑这个问题。众议院在去年7月底推出了众议院的DTSA版本,目前有107个议员支持。目前还不清楚众议院的DTSA版本是否会加入参议院版本的内容。以下是参议院修订版DTSA的一些要点:限制禁令救济条款得到了加强,如果法院能够阻止一个人签订劳动合同,那就不能授予禁令救济。根据修订文本,只要有证据证明威胁盗用并且不仅仅限于此人知道的信息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为劳动合同限定条件。诉讼时效从5年减为3年。参议院新加了一个豁免条款,如果个人为了举报违法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向政府官员或者律师秘密披露商业秘密,则该个人免予承担披露商业秘密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而且,修订文本还规定雇主有义务在与雇员签订的任何规定商业秘
    2023-06-05
    129人看过
  • 美国隐私法案及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
    一、1974《隐私法案》1974年的《隐私法案》是美国最重要的一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的法律。该法案适用于美国公民和在美国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该法案对政府机构应当如何收集个人信息、什么内容的个人信息能够储存、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如何向公众开放及信息主体的权利等都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以此规范联邦政府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平衡隐私权保护与个人信息有利利用之间的紧张关系。1、信息主体的主要权利。第一,决定是否同意公开自己资料的权利,禁止行政机关在取得本人同意前,公开关于其个人信息;第二,访问自身个人信息的权利,本人有权知道行政机关是否存在关于他的记录以及记录的内容,并有权要求得到复本;第三,修改个人信息的权利,个人认为关于自身的信息不正确、不完全或不新颖,可以请求制作记录的行政机关进行修改。2、政府机关的主要义务。第一,政府机关收集个人信息,如果可能导致对个人作出不利决定时,必须尽可能地由其本人提供
    2023-06-07
    344人看过
  • 电话视频通信协议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为了满足宽带网用户使用高科技视频通信的需要,促进中国互联网增值业务的发展,_________公司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视电话视频通信业务。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双方就甲方使用乙方提供的视频通信服务一事,根据国内现时的相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为了满足宽带网用户使用高科技视频通信的需要,促进中国互联网增值业务的发展,_________公司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视电话视频通信业务。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双方就甲方使用乙方提供的视频通信服务一事,根据国内现时的相关法律、行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以供共同遵照执行:1.为了保证乙方对甲方的服务质量,甲方必须向乙方提供包括姓名(单位用户则为单位全称)、出生年月、住址(包括邮政编码)、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在内的客户资料。若甲方提供的客户资料虚假或不详细,乙方保
    2023-06-09
    494人看过
  • 发视频算泄露隐私吗
    婚姻自主权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泄露别人隐私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隐私依法不受他人侵犯,如果行为人泄露别人隐私轻则构成民事侵权,承担民事责任,重则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者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023-04-21
    361人看过
  • 美众议院下属三个组织奋力争取修改房地产法案
    [世华财讯]预计美国参议院将于24日通过自己版本的房地产法案,因此众议院议员正加紧努力奋力争取在国会将最终的房地产法案送交至布什签署前对其进行修改。综合外电6月23日报道,随着美国参议院将要通过广泛的一揽子房地产法案,众议院议员正加紧努力争取在国会将这份法案送交至总统布什(GeorgeW.Bsh.)之前对其进行修改。上周(6月16日当周)美国国会黑人议员连线(CongressionalBlackCacs)、新民主党人联盟(NewDemocratCoalition)和蓝狗联盟(BleDogCoalition)分别致信国会领导层,表达了对参议院房地产法案条款各种不同担忧。同样这三个组织分别致信众议院领导层敦促其不要接受参议院房地产法案的部分,包括一些影响房利美(FannieMae)和房贷美(FreddieMac)的言辞,并在与参议院磋商期间坚持众议院通过的条款规定。国会黑人议员连线在6月19日
    2023-06-10
    355人看过
  • 可以看个人隐私的视频吗
    窥探他人私人生活内容并不构成法律上的犯罪行为,然而其行为已然触犯了民事领域中的侵权法规,即侵犯到了相关人士享有的隐私权益。然而若为国家公职人员擅自搜寻、查看或获取个人的详细信息,那么便涉及到违反了刑法中“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基于”之罪行,情节恶劣者,依法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惩罚,并附加处罚金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4-08-01
    396人看过
  • 泄露他人隐私视频是否违法?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属于犯罪,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以及侵犯隐私罪。侵犯他人隐私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公民的隐私权属于人身权利当中的一种,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窥探隐私犯法吗窥探隐私属于犯法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法律规定的隐私则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3-07-17
    270人看过
  • 发布没露脸的隐私视频算犯法吗
    一、发布没露脸的隐私视频算犯法吗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泄露别人隐私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隐私依法不受他人侵犯,如果行为人泄露别人隐私轻则构成民事侵权,承担民事责任,重则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者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
    2023-06-01
    427人看过
  • 男女朋友之间通过视频看隐私位置安全吗
    一、男女朋友之间通过视频看隐私位置安全吗在男女朋友间通过视频来观察隐私部位无疑是极其不恰当且存在潜在风险的行为,甚至可能构成对于个人隐私权利的严重侵犯。我们强烈呼吁各方要尊重彼此的隐私权益,避免采用任何形式的视频监控或者偷窥行为去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倘若不幸发生了类似事件,我们强烈建议当事人立即终止这种不当行为,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和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拍摄、窥视他人的私密部位等行为。二、传播个人隐私怎么定罪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司法判决,务必视具体行为及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明确
    2024-07-28
    197人看过
  • 冷静审视《广告法》修订争议
    今年三月,两会一闭幕,广告界不少人士对于《广告法》修订案没能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议事日程有些失望,对于《广告法》自1995年2月正式实施以来,广告相关业务实践方面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一直困扰实务界、传媒界和企业界的种种障碍,更显得有些焦急与无奈。根据我们侧面了解,本次各方期待中的《广告法》修订,不但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没有列入工作清单,就连国务院的法制委员会也没有积极对待。倒是国家工商总局非常热衷,广告监督管理司屈建民司长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就与全国几十个省市级工商部门广告主管领导一起进行全国《广告法》修订的系列座谈会。屈司长主持的会议主要围绕着虚假广告和误导广告的界定、比较广告管理、网络广告监管、广告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广告信息披露制度等突出问题进行共同研讨,对食品、医疗、化妆品及网络等广告法律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经营行为进行法制完善,使行政处罚制度化、法律化。会议在以行业自律为主,政
    2023-04-24
    131人看过
  • 恶意传播别人的隐私视频犯法吗?
    泄露他人隐私资料在法律上被视为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会导致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罪及侵犯他人隐私罪。对他人隐私进行侵犯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因为每个成年人都依法拥有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人身权益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容许任何单位或个人违法侵扰。对于那些违反国家相关法规,向他人销售或披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可能会受到罚金的惩罚;若情节特别恶劣,则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支付罚金。另外,如果有任何人采取偷窥、偷拍、窃听或是散播他人隐私等方式,则将接受五天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更为严重的话,将会被处以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行政拘留,并且还有可能被附加罚款五百元以下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
    2024-07-26
    78人看过
  • 视频威胁案中,他人隐私受到侵犯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十八岁故意伤人判多久满18岁故意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判多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2023-07-18
    127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用私隐视频威胁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4
      涉嫌敲诈勒索罪,可以协商,或者报案,或者控告处理。
    • 传播一般隐私和视频犯法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3
      传播别人的隐私视频是违法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他人隐私,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传播内容是虚构的,则涉嫌诽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 如果传播的隐私中有当事人的敏感信息,被他人利用去犯罪,或给当事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视频制作协议是如何签订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4-03
      现在这个视频制作协议的,一般是甲方向乙方提供视频的韩语录音、中韩文素材乙方向甲方负责人物设计、剧本制作、音效合成等,包括最后的合成视频第三条乙方为甲方完成的作品应在5 分钟至6 分钟之间,绝不应低于5 分钟。第四条甲方支付给乙方的报酬方式为按完成任务报酬。稿费为 肆万伍仟零佰零拾零元整 (大写)元(人民币)。稿酬在乙方向甲方交稿,经甲方审查合格后的三十天内向乙方支付总稿酬,版权归甲方所有。第五条交
    • 微信转发别人隐私视频犯法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5
      【法律意见】 会不会有影响,需要看对方做什么,如果对方将视频上传到网上,会侵犯你的名誉隐私权。 你的行为构成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
    • 传播隐私视频罪怎么处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7
      如果是淫秽物品就构成犯罪。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