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标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认定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8:21:01 345 人看过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立案标准:

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3、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4、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制度。

在整个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分离、引进、培养、试验以及传染病菌苗、疫苗的生物制品研制开发、生产使用占据着重要一环。如果疏于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工作进行规范严格科学细致的管理,一旦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失控,则不但无法实现从事这项工作以防治传染病的善良愿望。反而会变成传染病发生、传播乃至流行的肇因,酿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公众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公私财产安全的恶果,并导致整个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失败。国家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引进、供应、保藏、携带、运输、实验以及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供应、使用等制定了一系列严重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国家在《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以及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经营作了一般性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又制定了防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专门性管理办法,如《建立健全医院内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等等。这些规定是防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制度保障,必须严格遵守。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直接违反了上述规定,首先干扰和破坏了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并进而严重危害或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应予严惩。

本罪的对象是传染病菌种、毒种。所谓传染病毒种、菌种,根据《传染病防治》第16条的规定,分为下列三类: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二类:希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肋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

1、行为人必须是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才能构成本罪。这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主要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具体包括:菌(毒)种的保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一、二类菌(毒)种的供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三类菌(毒)种由设有专业实验室的单位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使用一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二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三类菌(毒)种的单位,应当经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一、二类菌(毒)种,应派专人向供应单位领取,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的邮寄必须持有邮寄单位的证明,并按照菌(毒)种邮寄与包装的有关规定办理。

2、必须是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且后果严重。所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应是指造成储存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密器破损、丢失、被盗,或被传染病菌种、毒种所污染的物品未经消毒、灭菌处理而被带入公共场所。所谓后果严重,是指引起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造成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的;造成大量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因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造成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严重混乱的;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直接、间接的损失巨大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限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而且只能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有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工作资格的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具有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的资格,而擅自从事上述事务,因而引起菌种、毒种扩散的,不能以本罪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至于行为人违反规定的行为本身当然是故意的,但由于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出于过失,所以本罪仍然属于过失犯罪。

《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8: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适用于什么样的行为?
    传染病菌种和毒种扩散罪的既遂量刑标准是:从事实验、保存、携带和运输传染病菌种和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和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达到什么标准传染毒种扩散罪才能立案达到下列标准传染毒种扩散罪才能立案:1、行为人违法造成传染毒种扩散,致使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2、因其违法造成传染毒种扩散的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3、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08
    262人看过
  • 如何应对传染病菌种的扩散罪行?
    有关传染病菌种扩散罪的处置,具体阐述如下:1、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对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毒种、菌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6
    153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分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区别:第一,二者侵害的主要客体不同。本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害的主要客体则是公共安全。第二,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作为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对象之一毒害性物品应是指敌敌畏、敌百虫、砒霜、氰化钾、氰化钠、氧化乐甲等无机物,强调的是其剧毒性;而传染病菌种、毒种属有机物,其主要特点是传染性,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第三,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限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后者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一、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
    2023-06-24
    291人看过
  •  传染病的毒种扩散情况
    根据我国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若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导致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且后果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后果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若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导致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且后果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后果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传 染 病 菌 种 、 毒 种 扩 散 罪 的 情 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10-07
    377人看过
  • 第三百三十一条【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三十一条【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并引起严重后果罪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规定的犯罪主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而接触传染病菌种、毒种,从而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员。其中,“传染病菌种、毒种”主要包括三类:一类包括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二类包括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
    2023-06-11
    168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扩散罪的量刑标准是否需要更加科学化?
    刑法中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是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标准量刑。行为人必须违反传染病防治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者传播严重危险,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直接间接损失巨大的,才能构成本罪。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最新立案标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最新立案标准为: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3、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4、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8
    493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污染环境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犯污染环境罪,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的构成要件有:1、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的行为。2、排放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污染环境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污染环境罪量刑标准是:1、构成环境污染
    2023-03-29
    149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的最重刑罚是多少年?
    本罪的主体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其他主体不会构成本罪。根据法律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染病菌种转移罪一般可判多少年?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最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此罪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扩散,是指传染病菌种、毒种离开保藏、实验、运输的容器,进入其他范围,在一定区域内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
    2023-07-15
    266人看过
  • 刑法对于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判决有何变化?
    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对象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原因是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新刑法走私制毒物品罪怎么判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刑法》第350条前两款的规定处罚。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走私制毒物品罪并非行为犯,而是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标准才能定罪处罚:A.麻黄碱、伪麻黄碱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5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B.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100千克以上不满1000千克;C.醋酸酐、三氯甲烷200千克以上不满2000千克;D.乙醚400千克以上不满3000千克;
    2023-07-03
    294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扩散罪可以判什么刑?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犯罪分手之,进行判刑处罚的具体标准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对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要怎么裁判?法院对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根据损害后果裁判。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后果严重,是指引起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造成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的等等。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与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有关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实验、保藏、携带、运输的规定的一般违法行为有某些相似之处,如二者都是违反了有关规定,主观上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害结果所表现出的心
    2023-07-31
    8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传染病菌种扩散罪立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传染病菌种扩散罪立案规定:(一)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二)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三)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四)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一、传染病菌种的扩散罪到底是按什么标准量刑刑法中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是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标准量刑。行为人必须违反传染病防治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者传播严重危险,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直接间接损失巨大的,才能构成本罪。二、我国刑法对妨害动物防疫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构成妨害动物防疫罪的处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的立案标准为,违反进出境动植
    2023-06-19
    399人看过
  • 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最高能判多少年?
    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的,最多判七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此罪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扩散,是指传染病菌种、毒种离开保藏、实验、运输的容器,进入其他范围,在一定区域内传播。传染病菌种扩散罪中如何量刑?传染病菌种扩散罪应当这样处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09
    89人看过
  • 认定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行政拘留后怎么处理环境污染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污染环境罪法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环境污染事故量刑标准是什么环境污染事故量刑标准是:1、违
    2023-06-22
    139人看过
  • 传染毒种扩散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传染毒种扩散罪的立案条件:1、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规造成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2、造成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3、致他人重伤、死亡的;3、给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等后果严重的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五十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024-05-02
    29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毒品病毒来源:传染病菌种. 毒种扩散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10
      从事实验、保存、携带、运输感染病原菌种类、毒品种类的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引起感染病原菌种类、毒品种类的扩散,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甲类和甲类管理的感染病传播的;(2)乙类、丙类感染病流行、暴发的;(3)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立案标准有哪些,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30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立案标准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 关于传染病菌种等毒种扩散罪的判决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8
      是指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播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是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才能构成本罪。根据第三百三十一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而后果特别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后果特别
    • 传染病菌种的毒种扩散罪有哪些内容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一条【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标准下传染毒种扩散罪才才立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16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