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竞业限制”腾讯首度起诉离职员工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9:32:12 410 人看过

(腾讯)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法律诉讼)对待离职员工。11月11日,面对记者关于腾讯员工离职风波的提问时,腾讯首席行政官陈一丹言语激动。

11月6日,腾迅QQ把员工告上法庭,两年内不许踏足互联网的帖子在天涯等各大网络论坛上悄然现身,发帖人自称是腾讯的离职员工,日前他和部分腾讯离职员工均收到了腾讯提起的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并称诉状已寄到这些员工家中,给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麻烦。

11月7日晚,腾讯发表声明,证实确已对15名前员工提起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并称某公司为了谋求便捷发展,不断对腾讯员工进行恶意挖角,给腾讯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极大困扰,并导致了腾讯所投入巨资的一些研发项目搁浅、商业机密流失。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腾讯的竞争对手之一,社区网站

51、com随之浮出水面,

51、com对腾讯恶意挖角的说法在业内不胫而走。

员工的流动本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腾讯对此保持开放性态度。腾讯CEO马化腾11月11日向本报记者表示,但我们有个底线,不允许把企业的商业秘密带到(竞争)对手的公司,去直接开发同类型的产品。马认为,此次恶意挖角对腾讯带来了较大的伤害,腾讯是不得已才动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事实上,在互联网业界,由于业务重合度较高,人员流动性较大,公司与员工之间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已属惯例,由此引发的诉讼也屡见不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竞业限制的边界模糊,加上取证难等问题,使得遭遇类似司法诉讼的公司和个人都倍感尴尬。此前,即便是轰动全球的微软诉李开复跳槽谷歌案,最终也是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不了了之。

在此背景下,腾讯针对15名离职员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集中起诉自然备受关注。

恶意挖角?

截至目前,公司确认有13名从腾讯过来的员工被腾讯起诉。11月12日,挖角门的另一主角

51、com打破沉默,公司新闻发言人黄绍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考虑聘请律师团队替被诉的腾讯前员工应诉。

成立于2005年8月的

51、com号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其创始人CEO庞东升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依靠QQ黏性用户群构建庞大社区网络的腾讯,是(

51、com)最大的竞争对手。

2006年5月,51.com与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海纳亚洲创投完成首轮600万美元投资协议,公司进入招兵买马的扩张期。

正是从2006年下半年,51.com就开始从腾讯挖人。有知情者对记者透露,形式很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直接开出两到三倍的工资待遇。

面对种种诱惑,两年来先后有超过70名腾讯员工跳槽到51.com。据记者了解,这些跳槽员工中,有的连腾讯的期权甚至都未完全兑现便撒手走人。51.com待遇之丰厚可见一斑。上述知情者表示,这对于腾讯基层,尤其有着一定经济压力的年轻研发人员诱惑最大。

更令腾讯恼火的是,部分离职员工甚至将原单位研发部门的通讯录带走,然后鼓动尚未离职的员工跳槽。一位腾讯内部员工对记者透露,我们有的研发部门,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接到过(51.com方面)挖角的电话。

对此,黄绍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来的确有不少原腾讯公司的员工先后加盟51.com,但也有很多是来自其他互联网公司,我们是按照公司发展的需求来招揽人才,并非针对某一家公司恶意挖角。

据黄绍麟介绍,在51.com的用户中存在大量对休闲类游戏的需求,而公司也正在为此酝酿推出棋牌类休闲游戏,我们预计年底会推出一个公测版本,目前一个超过40人的网游研发团队正在加紧赶进度。

目前,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休闲游戏运营平台,而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51.com挖的人便主要集中在网游和社区这两大研发部门,此次被起诉的15名员工均来自原腾讯这两个部门。

竞业限制的尴尬

目前,此次挖角门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竞业限制的理解和界定。

腾讯方面认为,上述被诉员工将原属腾讯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带到竞争对手公司,并直接开发同类产品,违反了当初与腾讯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

根据一名离职员工提供的资料,腾讯与员工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具体内容为(在双方劳动合同的第7页):乙方无论因何种原因离职,自离职之日起2年内不得在研究、生产、销售或维护甲方经营范围的同类产品与服务(包括即时通信软件产品、通信聊天交友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网络电子游戏、网络娱乐、互联网信息资讯、其他网络产品、其他通信产品、其他软件产品等)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也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间接地为这些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或提供服务。

离职员工颇感委屈地认为,由于上述协议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互联网业务,这意味着签署竞业协议的离职员工在两年内不许踏足互联网。

对此,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在设定竞业限制的范围时,肯定倾向越宽泛越好,但法院肯定也会根据员工在腾讯工作期间的工作性质,以及其新工作的性质来确定两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如果确实存在,才会适用相关的竞业限制法规。

事实上在竞业限制的界定上,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漏洞。游云庭对记者透露,有的公司从对手挖角后,将被挖员工的劳动关系转入另一家第三方公司,这样一来,虽然明显是为竞争对手开发同类产品,但却从法律上规避了竞业限制。

此外,更大的困难存在于司法取证上。腾讯方面认为,被诉员工有将原属于腾讯的技术和商业机密带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即便是基层研发人员,对很多腾讯产品的源代码构成也都了熟于心。上述知情者透露,但很多技术泄露并不是以物理的、现成的形态出现,所以导致在取证上存在很大难度。

很多技术很难界定是否属于从原东家转移出来的,除非找到了物理上的证据。游云庭举例,在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诉比亚迪侵权案中,富士康获得了员工转移商业机密的邮件,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取证很难。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认为,包括腾讯针对离职员工等类似的关于竞业限制的诉讼,都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而一位腾讯内部员工私下透露,公司这样做,主要也是想对现有员工起到警示作用。

不过,在游云庭看来,竞业限制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威慑公司现有员工的同时,也会对欲加盟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甚至会打击现有员工的士气,这也是尽管互联网业内恶意挖角的事件频繁发生,但真正被原东家诉之法律却并不多的重要原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17: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业限制相关文章
  • 竞业限制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竞业限制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竞业限制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因履行劳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竞业限制约定是劳动合同中的一项内容,对于竞业限制约定的履行就是对劳动合同的履行。所以,竞业限制争议是属于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竞业限制期限是多长时间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
    2023-06-16
    473人看过
  • 律师界热议腾讯360之争
    在腾讯公司与360在网上大打口水仗的时候,昨天上海律协的会议室里,一群律师也在为它们的纠纷唇枪舌剑。律师们呼吁安全软件要予以制度完善,让互联网不在丛林法则下生存。有意思的是,这些律师中大部分也是两者的用户,上海律协信息网络及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也深受其害,面对各自软件的弹出框,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说:“它们在打架,就如我的电脑成了它们家的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它们应该将纠纷拿到法庭上解决,而不是用户的桌面。”●争议一是否存在垄断?在争议中,律师们集中讨论了腾讯公司或者360是否涉嫌垄断的问题,虽然这两家公司在相互指责时都避免了这个敏感的话题。上海大邦律所胡玮律师就认为腾讯3日的“决定”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涉及的法条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以及《反垄断法》的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但是,曾经作
    2023-04-24
    195人看过
  • 发起人协议如何限制同业竞争
    一、发起人协议如何限制同业竞争在同业竞争不得不解决的情形下,拟发行人应与中介机构制定出解决方案,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竞争方股东或并行公司将竞争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的第三方;(二)通过收购、委托经营等方式,将竞争的业务集中到拟上市公司,但不得运用首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来收购;(三)拟上市公司放弃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四)拟上市公司与竞争方股东协议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竞争方股东作出今后不再进行同业竞争的书面承诺;(五)拟上市公司应在有关股东协议、公司章程等文件中规定避免同业竞争的措施,并在申请发行上市前取得控股股东同业竞争方面的有效承诺,承诺将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或参与和拟上市公司竞争的任何业务活动。二、什么是同业竞争同业竞争是指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包括绝对控股与相对控股,前者是指控股比例50%以上,后者是指控股比例50%以下,但因股权分
    2023-06-07
    140人看过
  • 员工离职拒签竞业协议
    离职后竞业协议规避做法:(一)一方必须保证:一方与另一方终止或解除合同及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另一方后,两年内不得在生产经营同类且有竞争关系的产品的其他企业内任职,不得披露/使用或帮助他人在与另一方竞争领域内使用技术及商业秘密。(二)一方按规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及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另一方,且遵守第一条有关规定,另一方应向一方支付不低于一方在公司前一个年度所获得的报酬总额的1/2作为补偿。(三)一方违反上述规定,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数额为其在另一方工作期间最近5年内的总收入的50%(四)一方违反上述规定,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触犯法律有关规定,除应支付上述补偿金外,另一方还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追究一方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要注意什么(一)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应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期限做了新的规定
    2023-03-28
    122人看过
  • 职场竞争中的竞业限制与补偿
    竞业限制期间给补偿金,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协议说明1、竞业限制合同的订约对象只限于掌握企业重要商业秘密,或者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构成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竞业限制的范围包括同行业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且本公司认为已经成为或者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各类企业。3、竞业限制期限的计算,应当综合考虑乙方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能够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甲方企业在该商业秘密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的进度等情况,最长不得超过2年。4、将与甲方重要商业秘密直接相关的、可能与甲方构成竞争关系的企业门类列出。5、
    2023-07-08
    302人看过
  • 如果员工约定竞业限制离职违法吗
    用人单位可以在员工离职时与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对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而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离职员工提成被扣违法吗违法。劳动者在公司辞职,而且按公司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和工作交接,但公司克扣工资,那么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反映到劳动局解决,申请赔偿。劳动法辞职后工资结算时间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必须在员工离职后十五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及社保转移手续。未办理的,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
    2023-07-28
    85人看过
  • 竞业限制得有所“表示”离职员工争得1.5万补偿金
    长沙晚报讯(李广军)竞业限制协议成为近年来用人单位保护自身商业利益的惯常做法,但它对用人单位来说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昨日从芙蓉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调解了一起竞业限制官司,市民梅晗(化名)获得了用人单位15000元的补偿金。争议:补偿金究竟何时给付梅晗于2006年9月开始在某文化传媒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12月签订《劳动合同书》,其中附件《竞业限制协议》内容为:“乙方无论以何种原因离职,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在竞争媒体工作。甲方给予乙方补偿金2万元,如乙方违反协议,需支付违约金6万元。”2007年4月10日,梅晗因故需从公司离职,她离职时要求公司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2万元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给付义务;但公司认为竞业限制补偿金应于梅晗离职2年后再给付,双方发生争议。经法院调解,双方自愿达成了协议:文化传媒公司一次性给付梅晗竞业限制补偿金15000元;梅晗在2009年4月9日之前,不得在该
    2023-06-09
    215人看过
  • 公司员工离职不签竞业限制怎么办
    员工离职不签竞业限制也不能强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公司员工离职劳动法如何赔偿标准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
    2023-08-13
    225人看过
  • 离职后是否还有竞争限制?
    主动离职有竞业限制补偿,国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拒绝补偿金还要遵守竞业限制吗某公司研究开发部主管王明合同到期,公司有意与其续签合同,王明不愿意,要求离职。人事部经理在给王明办理离职手续时,发现公司曾与王明签订一份竞业禁止协议,协议约定:王明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在同行业其他企业或业务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作为补某公司研究开发部主管王明合同到期,公司有意与其续签合同,王明不愿意,要求离职。人事部经理在给王明办理离职手续时,发现公司曾与王明签订一份竞业禁止协议,协议约定:王明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在同行业其他企业或业务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作为补偿,公司在王明离职后3个月内向王明支付人民币1万元;同时又约定:若王明违反约定在相
    2023-07-07
    406人看过
  • 员工离职受竞业限制应得到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为了保护商业秘密,在合同中与员工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员工离职必须按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如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到同行业竞争单位去就业,不能使用相关的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等。但是员工在牺牲了自己的工作机会,来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同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这是竞业限制条款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竞业限制条款是一个约定条款。我们知道,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是不同的,法定义务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是明确的,但是约定义务则完全依赖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在约定时用的字眼不同都可能导致义务的不同。用人单位从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立场出发,可以与员工就其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的任职情况作出约定,不允许员工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踏入同类用人单位。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不在同类用人单位工作就意味着无事可做,因此竞业限制条款就可能使他们断了生路。如何能够既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又不致于使保密义务的承担人
    2023-06-09
    494人看过
  • 耐克公司起诉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索补偿金
    日前,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认为其原员工赵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将其告上法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了该案件。耐克公司诉称,赵某原在耐克公司任体育部市场经理,负责与运动员及单项体育协会等单位的合作联系、赞助签约等事项。因工作关系,赵某接触并持有耐克公司诸多重要信息及商业秘密,包括与耐克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的重要运动员及协会的商业信息。为此,双方曾先后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赵某在耐克公司工作期间及期满后,不使用、公开泄漏任何耐克公司的商业秘密;赵某不得在与耐克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12个月内,以任何方式为耐克公司的竞争者提供任何服务;耐克公司将依法向被告赵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2008年2月,赵某以个人原因为由提出辞职,耐克公司于3月同意其离职,并曾明确要求其在离职6个月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该期限短于约定的期限),并向其支付了相当于6个月全额工资的竞业限制补偿金12.
    2023-06-09
    368人看过
  • 竞业限制争议怎样打官司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违反竞业协议的时候,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
    2023-03-26
    61人看过
  • 劳动争议属于竞业限制吗
    因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而产生的争议是劳动争议。以下争议均属于劳动争议:单位与劳动者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其他。什么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以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1、劳动者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社会保险金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引发的公共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残疾等级鉴定结论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4、家庭或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6、农村承包经营者与受雇者之间的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
    2023-07-28
    154人看过
  • 不竞争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的差异
    竞业禁止协议是一种约定义务。保密协议中的保密义务则是一种法定义务。区别在于,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保密约定的,应优先适用双方的约定,若双方不存在保密约定的,企业不能追究员工的违约责任,只能在员工侵犯商业秘密的范围内,通过侵权诉讼来追究员工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其保护秘密的范围仅限于法定意义上的商业秘密,而不包括企业的其他秘密。竞业协议无效的情况有什么竞业限制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1、协议主体错误,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一方主体应当是企业,另一方为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2、竞业限制协议的限制期限超过两年;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不给劳动者补偿的。竞业限制的注意事项如下:1、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在终止或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经济补偿标准、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2、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应当
    2023-08-05
    27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竞业限制
    相关咨询
    • 竞业限制是否限制职工离职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9
      不是的,您的理解有误!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
    • 离职后公司要求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2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签订竞业限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离职人员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与企业进行竞争。 但是,企业对于签订竞业限制有诸多误解,认为只要规定在离职后一定年限内不从事与企业竞争的事业就万事大吉了,而不约定补偿金,其实不然。 合同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企业若单方面限制离职人员的就业权,而离职人员未从这一义务中得到任何权利,那么,这一规定是不公平的,在实践中,法院一般会认定这样的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 竞业限制在职的人员能签竞业协议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8
      离职后才补偿竞业协议,在职期间不予补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约定对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但由于该约定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权,必须以用人单位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为对价。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竞业限制补偿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支付,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但是,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提前支付、一次性支付、未及时支付的法律后果没有明确界定。
    • 为什么要禁止竞业限制职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22
      越来越多的企业限制员工离职后的就业范围,很多职场人被企业唬的一愣一愣的,真的以为自己不能从事同行业的工作,不得不换行业,而带来的却是隔行如隔山的痛苦,那么离职后还要受竞业限制约束吗,离职后还要不要受竞业限制约束?
    • 竞业限制签订了离职协议合同还能继续竞争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06
      离职了能签竞业限制协议。根据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