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租房属于建设部门管理。群租房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顽疾”,由群租房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各类纠纷、矛盾屡见不鲜。尽管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多次对群租房现象进行整治行动,但群租房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在于低收入人群对廉价住房的巨大需求。租赁房屋,依法属于建设部门管理。
2、从的相关法规来看,《福建省建筑装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装修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管理工作;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中的主管部门,指的是县级以上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
违法群租房说白了就是指在非常小的空间内住了特别多的人。这种情况,像在北京、上海等这些发达的城市都能够体会到。有一些房东为了租金,在卫生间,甚至阳台、储藏室等这些改造成出租房对外出租,这其实都是不合理的。
一、在我国违法群租房是什么意思?
即便住的人不是很多,但不该住人的空间住了人,也按群租房处理。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群租房是指违反限制条件出租的小区楼房。符合下列四种条件之一的,即可认定为群租房:
一是改变房屋内部结构,以打隔断等方式分割出租或以床位等方式变相分割出租的;
二是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储藏室等出租住人的;
三是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的;
四是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超过2人的。
根据上述认定条件,我们界定群租房整治工作对象为合法的地上房屋,违法建设、普通地下室、人防工程如果违规出租住人的,由其他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处理,不纳入群租房整治范围。
一、群租房违法吗
1、严格的讲,群租房是违规,违反法规的规定。如相关法律规定《房屋租赁条例》租房不得破坏原有结构,不得改变房屋结构及用途。至少以一间房间为出租最小单位,租房内人均面积不得小于5平米等。具体的可根据当地的租赁条例来执行。如果遇到有人租住群租房现象的,可以去当地房管部门投诉。
2、国家严厉打击群租房。因为在居住群租房的时候,人员比较杂,也不易于管理。而且此类犯罪手段简单,犯罪易得手。群租房内的租客拥有彼此独立的空间与财产,但房屋内共有区域与设施的共享,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方便。所以说国家正在严厉打击群租房,避免一些犯罪份子有可乘的机会。
-
版权问题归谁管
347人看过
-
租房老房子问题:责任归属谁?
103人看过
-
谁应该负责租房电器的维修问题?
373人看过
-
噪声扰民问题归谁管
309人看过
-
群租房消防安全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92人看过
-
村里用电问题归谁管
274人看过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换言之,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按照一物一权主义,一物之上不得存在多个所有权,数人不得对同一物各自享有完整的所有权。 但一个所有权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各... 更多>
-
房东托管租客之间的问题应该找谁解决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2合同违约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具体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履行;其它救济措施。”
-
房屋问题问题归谁承担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5在房屋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直接由开发商承担保修责任;在保修期外发生质量问题,由买受人自行修复。保修期限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或者《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执行,以对消费者有利为原则适用。如果房屋出现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或者房屋的主体结构质量经检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
群租房归哪个部门管陕西在线咨询 2024-03-31一般群租房是有县级以上房地产主管部门以及建设部门进行管理。出租房违法,处理如下:1、出租房屋不符合规定的治安、消防等标准和要求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2、出租人集中出租房屋达到一定规模,未落实相应安全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较高10万元以下罚款。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问题应该找谁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91、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3、申请仲裁解决问题。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
-
租房合同管辖权该归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1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权可以由双方协议确定。没有约定的,由被告住所地基层法院管辖。 房屋租赁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实施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等级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律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 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关系的地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