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经济补偿的时效是两年。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依据民法典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法律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所以,如果婚外情可以达到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可以在离婚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
此外,离婚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的时候未提出损害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二、老婆出轨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妻子出轨离婚,另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律规定对于一方出轨导致双方离婚的,其中无过错的一方有权利请求损害赔偿。在离婚财产分割时,过错方可以少分或不分。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离婚时一方要求经济补偿需要什么条件,经济补偿金的时效是多久
429人看过
-
离婚时的经济补偿请求权
487人看过
-
多久发放经济补偿金
274人看过
-
什么是离婚时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适用前提是什么
108人看过
-
离婚时男方要给予多少经济补偿金
251人看过
-
离婚时,一方经济困难,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315人看过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
诉讼时效经济补偿金时间是多久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5诉讼效指民事权利受侵害权利定效期间内行使权利效期间届满民院权利权利再进行保护制度律规定诉讼效期间内权利提请求民院强制义务履行所承担义务定诉讼效期间届满权利行使请求权民院再予保护值注意诉讼效届满义务虽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请求权行使仅发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消灭事超诉讼效起诉民院应受理受理查明止断延事由判决驳其诉讼请求诉讼时效经济补偿金时间规定:向民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效期间诉讼时效为两年时间
-
离婚时经济补偿金前提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41、经济补偿以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为前提。 对于双方没有约定实行夫妻财产各自所有的,一方付出了较多义务,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可以直接多分或者予以补偿。因此,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向另一方主张经济补偿请求权。只有当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用来补偿为家务付出较多义务一方的损失时,才可以请求对方以个人财产给予适当补偿。 2、必须是提出需要经济补偿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付出了较多义务。 经济补偿实际上是
-
支付经济补偿金时效的规定是多久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3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公司经济补偿金申请,实际时效是多久?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7一年内提出终止劳动关系。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开始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
-
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经济补偿有效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0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侣在作财产约定时,会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虽然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控着。也即从法律上来看,赠与没有履行。当然,没有完成的赠与便不生效。实践中,此类无效约定屡见不鲜,争议较多,当然均以无效认定而告终。 (2)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又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