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效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一名保安,长年为一家公司看守一栋大厦,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也从未补发节假日加班工资及延长劳动时间工资,24小时吃住在大厦。当公司因故解聘这名保安时,保安以公司侵犯其休息权未发放节假日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若从实体上看,公司明显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严重侵害了这名保安的合法权益,保安的请求是合理的、合法的,但本案的结果是保安败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保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超过了仲裁时效。现在若问什么是诉讼时效,相信会有很多人知道了。从1986年《民法典》颁行正式确定2年诉讼时效起,至今15年的时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认识了诉讼时效。有相当多的人就是从超过2年诉讼时效遭败诉的惨痛教训中,开始认识了诉讼时效,领教了诉讼时效的历害。但是要问及什么是仲裁时效,恐怕还有相当多的人不太熟悉,这种情况类似于诉讼时效的当初。现在劳动争议越来越多,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有相当多的人恰恰是因为仲裁时效问题打输了官司。那什么是仲裁时效呢?所谓仲裁时效,俗言之,就是劳动者在劳动权益被侵犯以后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时间限制。现行法律规定仲裁时效为2个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权益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若虽然超过了两个月,但有正当理由的可以例外。法律只所以规定仲裁时效,与规定诉讼时效同理,目的在于鼓励当事人及时、积极主张权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与正常的劳动秩序的稳定,从而保障正常的生产与工作秩序。仲裁时效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一旦超过了仲裁时效,当事人的劳动权益便不再受法律保护了。正如前案例中的保安,无论其在实体上多么有理、有据,一旦超过了仲裁时效之后,其实体请求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必遭败诉无疑。而我国关于劳动纠纷的民事诉讼又设置了劳动争议仲裁这一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纠纷的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的民事诉讼。若因仲裁时效导致“仲裁官司”败诉的,即便再起诉到人民法院,仍然也不会打赢“民事官司”,这就是有观点主张的超过仲裁时效丧失的是胜诉权。除2个月仲裁时效外,现行法律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何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有明确的规定,即必须在送达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便丧失了对其劳动权益进行司法保护的最后机会。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个月的仲裁时效与此15天的起诉期限,对劳动纠纷的当事人来说,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也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对2个月的仲裁时效及15天的起诉期限都知道,却也都纷纷因仲裁时效打输了官司,这又是为何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事人、仲裁机构及人民法院对仲裁时效“但书规定”理解上的差异。而只所以造成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又与仲裁时效的立法缺限不无关系。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对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及《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科学。诉讼时效可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主要是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亦可因当事人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而中断。而仲裁时效除了因申请仲裁而中断外,没有向诉讼时效那样做出比较宽泛的规定,只有在“但书”部分造成延误时效的正当理由的规定。而什么又是延误时效的正当理由呢?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却没有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例如,发生了劳动纠纷以后,向本单位领导、工会组织以及劳动部门反映算不算正当理由?笔者以为应该算。仲裁时效制裁的是怠于行使权利的人,劳动纠纷当事人在发生了劳动争议以后,积极向本单位领导、工会组织以及劳动部门反映,求得争议的协商解决,恰恰是其积极主张权利的表现,不属于仲裁时效制裁的对象。另外,再从现行民事纠纷解决的程序来看,也是注重调解,即使是起诉到法院之后,也是积极进行调解,只有在调解不下的情况之下,才依法裁决。劳动纠纷当事人在发生了劳动争议之后,积极寻找协商调解途径加以解决,也符合民事立法、劳动立法的立法精神,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制裁。否则,如果不承认申诉及起诉前的协商调解为延误仲裁时效的正当理由或仲裁时效中断的事由,势必造成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为担心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纷纷放弃调解而立即申请仲裁的局面。这不仅增加了仲裁、诉讼的压力,也不利于迅速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立法上的上述缺憾,导致仲裁机构、人民法院易于从程序上驳回当事人的起诉。难缠之诉,一驳了之,何乐而不为?仲裁员、法官例是省了许多事,而劳动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而遭受损失可是大了。
-
确保劳动者在仲裁时效内的权益
335人看过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力量
497人看过
-
仲裁与诉讼:劳动者权益维护的两种途径
438人看过
-
工资发放:劳动仲裁保障劳动者权益
54人看过
-
维护劳动权益:了解劳动仲裁
423人看过
-
劳动者权益保护必须强化诉讼时效
466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如何辩护权利,超过仲裁时效劳动者合法权益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5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处理,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超出了期限,自身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时效期间可因法定事由中断或中止,当事人要对中断或中止的事由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该条第四款还规定,如果劳动关系一直存在,那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
-
劳动仲裁仲裁败诉,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权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9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就您所述,用人单位已违反《劳动合同法》,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您劳动报酬/购买社会保险,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我们团队每年办理劳动纠纷案件上千件,积累了大量的办案经验,近期刚办结几件与您类似的案件,都成功获得高额赔偿款,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给予您成功案例的判决书进行参考,
-
做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30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超出了期限,自身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时效期间可因法定事由中断或中止,当事人要对中断或中止的事由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该条第四款还规定,如果劳动关系一直存在,那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
-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保护什么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3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双倍工资适用范围在《劳动合同法》第2条“适用范围”中有明确的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单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劳动仲裁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1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争议的,属于劳动仲裁范围的,用人单位是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作为劳动者,也可以依法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是说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等于没天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