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既遂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
一、犯战时临阵脱逃罪怎么判刑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构成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关于临阵脱逃罪的判刑标准
一般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判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三、本罪与它罪的区别
(一)区分隐瞒、谎报军情罪与拒传、假传军令罪的界限
本罪和拒传、假传军令罪侵犯的客体相同,主观上也均由故意构成,而且并列规定在同一条款内,因此要特别注意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隐瞒、谎报军情罪的主体一般是担负侦察、通信、译电等任务的军职人员,但也包括其他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拒传、假传军令罪的主体要件只能是负有传达命令任务或发布命令职权的参战军职人员。
2、客观方面不同。隐瞒军情罪表现为故意将真实的军事情况掩盖起来,不报告给上级,从而造成危害的。谎报军情罪主要表现为编造虚假军事情报,从而使上级领导机关难以准确判断敌情,给作战利益带来损害;假传军令罪主要表现为发布或传达虚拟的或不真实的命令,给作战利益造成危害的。
(二)区分谎报军情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界限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战时制造谣言,致使军心不稳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体不同。谎报军情罪的行为人,一般是负有传递、报告各种军职情况等特定职责的人。而战时造谣惑众罪则是任何参战人员均可构成。
2、客观要件不同。谎报军情罪是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谎报军情行为,战时造谣惑众罪则表现为在战时造谣惑众,致使军心动摇的行为,主要指散布在装备、士气、战绩、伤亡情况等方面吹嘘敌人、贬损我军的各种谣言。
-
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413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释义
175人看过
-
刑法中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487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规定?
432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刑法的量刑标准有哪些呢
297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的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应如何定罪量刑?
28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11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后会被判刑如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战后期造谣惑众的判刑标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6战时造谣惑众罪判刑标准规定如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标准细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9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标准细分: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2022年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如何裁判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41、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裁判:法院对构成本罪既遂的犯罪分子,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1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将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修改为:“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