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劳动合同挂靠具备法律效力么?
《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争议双方之间的证件挂靠行为,是一种民事关系行为,双方没有形成劳动用工事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规定也不能在企业兼职从事经营活动。并且,挂靠行为本身在实践中就是存在争议的,也没有法律对此予以认可。因此,双方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劳动关系范畴内的法律约束力。仲裁委应当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确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裁决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二、认定劳动关系的标准有哪些?
对于挂靠施工这种法律现象,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无效:“不具备法定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以挂靠、联营、内部承包等转包的形式使用具有法定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所谓劳动合同关系,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这三条标准实际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劳动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n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n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n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n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建筑工程挂靠合同无效怎么办合同的法律效力
167人看过
-
挂靠合同效力
340人看过
-
有效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效劳动合同吗?
434人看过
-
入职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吗
97人看过
-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怎样认定
253人看过
-
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22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挂靠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1劳动合同挂靠 甲方:上海XXX有限公司 乙方:XXX(身份证号码:XXXXXX) 因乙方来沪后需享受养老金及医疗保险等退休待遇,特向甲方申请挂靠劳动关系,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为乙方办理相关挂靠手续,每月为乙方缴纳社保费用,标准为:元/月,该费用由甲方负担直至乙方年满60周岁退休。 二、乙方不去甲方上班,不提供实质劳动,不受甲方管理,甲方无须支付乙方工资、奖金等物质待遇。乙方除因本协
-
挂靠合同怎样约定其法律效力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01挂靠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挂靠合同实际的主体并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不具有订立该挂靠合同的主体资格,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与挂靠方订立合同,也不是合同相对方真实意思表示,所以,挂靠合同是无效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之间关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4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拖欠工程价款或者管理费,即因被挂靠人拖欠挂靠人的工程价款、被挂靠人拖欠挂靠人的管理费承包费等而发生。因为在挂靠中,挂靠人通常是以被挂靠人名义与发包人发生工程款交付结算关系,发包人先把工程款拨付到被挂靠人名下,再由挂靠人到被挂靠人处领取,这样被挂靠人掌握了工程款的主动权,而挂靠人处于被动地位,因被挂靠人不按双方之间的协议支付工程款引起纠纷。另外一类纠纷是追偿权
-
2022年电子劳动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11、具备。《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也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形式,它们都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都属于书面形式。 2、在互联网上填写一张表格,其中有一些协议条款,通过点击按钮表示同意,或者打勾表示同意。大量的生活实践表明,这种行为是有效的,表示同意的一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
挂靠合同效力是否有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3挂靠合同无效。因为挂靠方事实上不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而合同相对人也没有与挂靠方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其签订合同时是误以为对方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因此挂靠合同无效,且为法律所禁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