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识别消费者被诱导的行为
1.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2.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3.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4.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5.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6.谎称正品名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7.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等重要信息误导消费者;
8.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的;
9.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10.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消费者权利一共有几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以下九种权利:
1.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不得受侵害;
2.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受他人胁迫;
4.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质量、价格、计量交易条件等方面享有与所有消费者、经营者同等的权利;
5.求偿权。即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即消费者有成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也就是当前的消费者协会;
7.受教育权。即消费者有获得消费者权益方面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习惯等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即消费者有对商品、服务、经营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进行监督的权利。
三、消费者有什么法律特征
消费者的法律特征是:
1.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2.消费者应当是商品或服务的受用者;
3.消费的客体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
4.消费者主要是指个人消费。
-
消费者如何被诱导消费
359人看过
-
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违法吗
477人看过
-
行为对消费者购买的诱导是否违法?
305人看过
-
消费者诱导:你知道哪些行为算是?
247人看过
-
打击诱导消费者消费的措施
91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识别注册商标
316人看过
-
如何起诉诱导消费者,怎么起诉诱导消费者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9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对人民法院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作出了规定,该法第三十条是这样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那么起诉法院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人民法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构,在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中具有最终裁判权力。消费者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自己人
-
如何投诉已经被诱导消费的个人消费者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9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有以下内容: (一)投诉方及被投诉方基本情况。投诉方的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消费者协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二)具体的投诉内容。损害事实发生的过程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 (三)具体的证据。消费者有义务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证明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
如何识别消费欺诈行为的合法性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8法律分析 商家作出以下行为的,即可以被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等。
-
诱导消费者消费算欺诈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4已经构成欺诈。构成欺诈,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二是欺诈人须有欺诈的故意;三是须消费者因相对人的欺诈而陷于错误;四是须消费者因陷于错误而做出购买的表示。因此,经营者利用他人假扮消费者,通过告知虚假信息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诱导也构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此外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明文规定了13种行为为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其中包括“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
-
如何防止借款者诱导借款人消费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2①借款人不得同时向同一辖区的贷款人的不同分支机构分别借款; ②告知义务。借款人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生产经营的情况,以防止借款人利用虚假的生产经营资料借得与自己的偿还能力不相称的借款,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 ③借款人不得利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的投资,除了国家另有规定的少数情况之外,我国公司法和有关企业法和企业登记制度都明确规定,当事人成立公司或其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