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和避险过当是一个意思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8 21:03:40 237 人看过

胁从犯和避险过当不是一个意思;

1、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胁从犯仅包括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不包括被诱骗而参加犯罪的情形。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并非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仅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选择的自由,否则,如果行为人的身体完全受到外在的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选择行动的自由,可以认为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

2、避险过当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13: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避险过当相关文章
  • 胁从犯与紧急避险如何区分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在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险时,如果行为人造成的实际损害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则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应作为胁从犯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的界限就在于行为人损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如果是因为受人胁迫,为了保护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对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且这种损害大于其所欲保护的利益时,则属于胁从犯。例如,某甲为了使白己免遭某乙的伤害,在某乙的胁迫下,将某丙开枪打死,则显然超出了紧急避险的范畴,而构成胁从犯,因为一般而言,生
    2023-03-22
    107人看过
  • 假想避险过当成立故意犯罪吗
    没有客观危险的存在,而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采取紧急避险行为的,就会造成假想避险,而避险行为产生的危害的,就是属于假想避险过当,所以假想避险不构成故意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2023-06-14
    220人看过
  • 胁从犯和受强制的紧急避险有什么联系
    胁从犯成立的前提必须具有被胁迫行为,这也是某些因人为胁迫而产生的紧急避险行为的成立的条件,这就造成了在具体案例中会产生紧急避险与胁从犯之间的界限区分不明显,甚至会出现冲突和重合的现象,但是,两者在某些方面仍具有明显的区别。从主观方面来看,实施紧急避险的行为人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主观方面没有或者有很小的恶性,其实施的是逼不得已的行为。但是胁从犯却恰恰相反,在行为人的身体或者精神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如其财产受到威胁,其隐私有被曝光的威胁等,此时的行为人有条件和有能力选择实施合法的行为,但却因为种种主观方面的原因行为人没有选择合法的行为而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则从胁从犯的主观恶性相对大于紧急避险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在客观方面,从胁迫性上来说,紧急避险时行为人的被胁迫程度明显大于胁从犯的被胁迫程度,在仅仅避险被胁迫的程度下,行为人必须及时果
    2023-03-31
    306人看过
  • 房产更名和过户是一个意思吗
    一、房产更名和过户是一个意思吗(一)房产过户:是指通过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即产权转移从甲方转移到乙方的全过程。有继承的房产过户、赠与的房产过户、二手房过户等(二)房产更名:房产证没办好时自己想要对房屋买卖合同上的名字进行变更,在还没有正式的产权的情况下开发商收回之前签的合同再重新签一份有自己名字的合同,这时开发商会跟自己收取一定的更名费,这笔费用即房屋更名费用。二、什么是房产更名(一)房产更名就是将转让房产的现拥有者通过开发商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形式更改到你的名下使你成为该房产的拥有者!此手续是通过开发商而不是房地产交易中心!(二)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算是房产证上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算是两人的共同财产。因此在婚姻期间,这类情况如需办理房产证增名手续,只需携带结婚证、房屋两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房产交易
    2023-06-04
    454人看过
  • 胁从犯是不是从犯
    两者主要是强调的重点不同,从犯是与主犯相对应,胁从犯一般是属于从犯的。从犯,是相对于主犯在犯罪活动中的地位而言,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从犯有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两种。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指直接参与了共同犯罪,但在犯罪活动中依附于主犯、听命于主犯、受主犯差遣、调动、指挥,在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中,或者参与了犯罪的全过程或者参与了部分犯罪过程,对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和责任的罪犯。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是指没有直接参与共同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为主犯提供情况、准备工具、创造条件、指认被害人或者帮助其逃避、窝赃、销赃等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一、胁从犯有哪些本质特征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的作出的。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
    2023-03-16
    257人看过
  • 受强制的紧急避险胁从犯会被判刑吗
    受强制的紧急避险胁从犯一般不会被判刑,另外,构成紧急避险的,就算不是胁从犯,一般也不会被判刑。《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吗?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满足以下条件法院就会立案:(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1、原告
    2023-02-25
    489人看过
  • 胁从犯属于从犯吗
    一、胁从犯属于从犯吗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因此,在共同犯罪人中,胁从犯所担负的刑事责任最小。中国刑法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二、胁从犯的认定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地作出的。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
    2023-04-25
    287人看过
  • 被胁迫犯罪是紧急避险吗?
    在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险时,如果行为人造成的实际损害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则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应作为胁从犯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的界限就在于行为人损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如果是因为受人胁迫,为了保护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对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且这种损害大于其所欲保护的利益时,则属于胁从犯。因为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界限就在于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即为了保护一个合法利益而损害的另一合法利益,既不能大于,也不能等于所保护的利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
    2023-06-20
    274人看过
  • 从犯包括胁从犯吗
    胁从犯和从犯不一样。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一、共同经济犯罪怎么判刑关于共同犯罪的,其中分为主犯和从犯。主犯判的多从犯判的少。也可能会有胁从犯,胁从犯最轻可以免于起诉。《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定义及处罚原则: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
    2023-06-28
    373人看过
  •  从犯是否都是胁从犯?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而胁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但不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而胁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但不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与从犯的刑罚轻重比较:从轻、减轻还是免除?胁从犯与从犯在刑法中均属于从犯的范畴,但两者在刑罚轻重上有所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对于从犯的常见处理方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
    2023-08-30
    124人看过
  • 从犯判缓刑一年6个月是什么意思
    判六个月缓刑一年,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考验期为一年,在缓刑考验期的一年内,如果犯罪分子表现良好且没有再犯或被发现新罪的,则原判的六个月可以不再执行,如果在考验期内,出现新罪等情况,则需收监。一、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应该如何判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审判是:1、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发现漏罪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通知原宣告缓刑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2、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有关规定的,撤销缓刑的建议作出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
    2023-06-27
    240人看过
  • 犯罪中从犯和胁从犯的异同
    从犯和胁从犯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质不同,其处罚原则不一样。具体而言,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而从犯则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二者对于犯罪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两类主体的处罚,一般是从犯的处罚会高于胁从犯,因为胁从犯不存在犯罪故意。胁从犯如何处罚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了对胁从犯正确地适用刑罚,我们首先要科学地理解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来说,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被胁迫的程度因为被胁迫的程度与其意志自由程度是成反比例的,当然也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胁迫的程度轻,说明他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大一些。相应地
    2023-06-30
    328人看过
  • 如何鉴定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
    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的认定如下:1、主观上有防卫意识,客观上有正当防卫的时空条件;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暴力犯罪已经足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3、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达到重大程度;4、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后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过当认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判断防卫过当的标准:(一)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二)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三)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的,是忽视大意的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2023-07-08
    456人看过
  • 胁从犯的认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第二,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在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
    2023-06-12
    49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避险过当
    相关咨询
    • 从犯和胁从犯一样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8
      胁从犯和从犯不一样。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胁从犯是过失还是故意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9
      1、在刑事案件中被威胁的胁从犯在主观方面一般应当已故意作为处理,但其是在不愿意的状态下被胁迫从而作出犯罪行为的,因此应当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在我国胁从犯呢?是什么意思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2
      胁从犯是指在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 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有何区别?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9
      胁从犯和紧急避险的区别在于,两者在认定标准上有差别,虽然都是受人胁迫,可是,若损害的利益大于当事人要保护的利益,应该认定成协从犯,反之应该认定成紧急避险,《刑法》规定,如果被认定成紧急避险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胁从犯?会如何判刑是什么意思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4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这里所说的“被胁迫参加犯罪”是指行为人受威胁被迫参与犯罪。胁从犯本不愿意参加犯罪,只是因为迫于他人的暴力或者精神威逼才作犯罪的选择,参加了的实行。固然,被胁迫参加犯罪虽非出于自愿,有违背意志、不得已的一面,但最后参加犯罪仍是由其意志决定的,其人身并未受到强制,主观上毕竟还是经过了他的自由选择,其行为也是受自己的意志支配的,只是畏于自身遭到危险。这种行为人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