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诉"是一种古代冤案救济制度,指在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后,当事人直接向起诉科提交起诉意见书,不经过批捕程序。直诉人通常是指被判缓刑的当事人。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存在,旨在解决冤案问题。
"直诉"指的是在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后,当事人直接向起诉科提交起诉意见书,不经过批捕程序,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通常被称为直诉人,特别是指那些被判缓刑的当事人。一是指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诉讼制度,是古代冤案救济制度的一种。
取 保 候 审 直 诉 的 定 义 及 案 例 解 析
取保候审直诉是指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为司法机关对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直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案例解析:
案例一:某被告人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该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其使用了不合法手段,导致其无法正常生活,于是向某地人民法院提起取保候审直诉。
案例二:某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该犯罪嫌疑人认为人民检察院对其使用了不合法手段,导致其无法正常生活,于是向某地人民法院提起取保候审直诉。
以上两个案例中,取保候审直诉均未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直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取保候审直诉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
取保候审直诉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诉讼制度之一,旨在为被冤枉者提供救济途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取保候审直诉案件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部分当事人因未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而感到失望。因此,对于这一制度,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其实践效果,以促进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制度中被取保候审人的权益及义务是什么?
292人看过
-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义务与取保候审制度
406人看过
-
保释制度: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
174人看过
-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
156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制度应当完善
500人看过
-
论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159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如何制定取保候审制度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5取保候审监督制度是定期对取保候审案件进行审查、跟踪考察和清理,对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否存在和是否继续存在等事项进行复审,杜绝滥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情况。 按我国法律,公检法机关都有取保候审的决定权,但对它们的监督却是难以到位。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从长远来说,有必要对现行取保候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主要有两种做法可供参考: 一是采用司法审查制。即将取保候审的决定权统一到法院。公安机关与检察机
-
取保候审制度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5取保候审监督制度是定期对取保候审案件进行审查、跟踪考察和清理,对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否存在和是否继续存在等事项进行复审,杜绝滥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情况。 按我国法律,公检法机关都有取保候审的决定权,但对它们的监督却是难以到位。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从长远来说,有必要对现行取保候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主要有两种做法可供参考: 一是采用司法审查制。即将取保候审的决定权统一到法院。公安机关与检察机
-
取保候审制度名词解释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4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指的是侦查机关在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的基础上,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通常适用于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
-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5当事人被抓之后,从法律上讲,均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否批准由办案部门决定。办案部门是否批准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这个具体情况,主要是指案件是否存在取保候审的事由。此外,还有两个问题也会影响到取保候审是否能获得批准: 1、申请时机。过早申请,往往会被办案部门以泛泛的理由拒绝;过晚申请,又会错过最佳时机(逮捕之后再申请取保候审,难度一般增大很多)。 2、申请方式。申请取保候审,方式很多
-
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2(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