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是意思和意思表示的统一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3 12:35:06 451 人看过

意思是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的间志和愿望:意思表示是行为人把这种意志和愿望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

民事法律行为就是这二者的统一,这是因为:

其一、如果行为人仅有意思而没有以一定的行为表示出来,是不会发重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

其二、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以他的真实意思为基础。行为人所为的行为,必须是他的真实愿望,如果他的意思表示不是出于真实意志;

那么这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将会受到影响,意思表示构成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而行为人的内在意思则是其意思表示的基础。

《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05: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怎么规定的
    (1)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该行为就不算是法律行为。(2)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两个或数个意思表示;实践性法律行为的成立,除了意思表示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3)单方、诺成性法律行为的成立,意思表示等于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05-15
    162人看过
  • 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形式
    在意思表示三要件中,表示行为成为沟通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的桥梁,这种表意人通过表示行为将效果意思表达为表示意思的形式,即为意思表示的形式。意思表示的形式既然是表意人将存于内的主观意愿表达于外的行为形式,其与人类的交流表达方式息息相关。根据人类的交流表达方式,意思表示形式分为明示、默示、沉默三种。由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领域实现其意志自由的重要工具,对其基本生存人权及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意思表示形式被视为意思自治的内容之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意思表示的形式要件保持一种十分谨慎态度,以免影响民事主体生存及自由发展其人格的基本权利。该价值理念体现在民事立法上,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所有民法典都严格限制形式强制的范围。德国私法学者明确指出,行为方式中的意思表示形式,法律一般不作强行性规定,一般以不要式为原则,要式为例外。票据行为依据我国理论界对其性质多采单方法律行为说予以定义,其是以
    2023-06-06
    219人看过
  •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因此要约就是法律行为对吗
    对,要约是签订合同的方式,所以要约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一、合同要约的必要条件合同要约的必要条件是:(一)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二)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三)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四)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二、无效的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吗无效合同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
    2023-03-20
    59人看过
  •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该虚假的意思表示主要体现在,表意人欠缺内心的真实、非真实的意思表示为相对方所明知,相对人故意实施非真实的合意表示。该行为的存在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法律规定该行为是无效的。但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对于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一、怎样可以认定合同无效?认定合同无效如下:1,合同意思表示虚假;2、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3、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
    2023-06-25
    478人看过
  • 意思表示具有的法律效果
    1、拘束力。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如表意人作成订立合同的要约,相对人即产生承诺权,表意人抛弃某物的所有权,他人占有该物即不构成非法占有或者不当得利行为。再则,对于已作成的意思表示,表意人可否撤回或者撤销,也事关表意人本身以及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利益。2、拘束力的发生。意思表示拘束力自何时发生,事关表意人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期间(即该期间始期与终期的确定),以及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同时关涉非对话意思表示传达途中遗失或者迟到风险的负担。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一、什么是意思表示解释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简
    2023-04-04
    318人看过
  • 特定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
    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使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必须能够特定化。虽然合同双方都可以作为要约人,但作为要约人的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不论是自然人或者是法人,只要是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要约人。如果是代理人,必须取得本人的授权,还必须说明谁是被代理人。作为要约人只要能够特定即可,并不一定需要说明要约人的具体情况,也不一定需要知道他究竟是谁。一个要约,如果处于能够被承诺的状态就可以,不需要一切情况都清清楚楚。如自动售货机,消费者不需要了解究竟是哪家公司安置,谁是真正的要约人。只要投入货币,作出承诺,便会完成交易。
    2023-06-04
    314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类型
    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类型意思表示的类型有:1、根据是否须向相对人作出,分为:无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指无需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遗嘱捐助行为、抛弃动产所有权。需要受领的意思表示:即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指需要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悬赏广告、要约、承诺、解除合同、抵销、免除债务、抛弃抵押权、抛弃质权等。2、根据相对人是否特定,分为: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抵销。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3、根据相对人是否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可以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以对话、打电话、qq聊天作出意思表示,或者将书面合同当面交给对方,亦属对话的意思表示。非对方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不能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通过写信、发电报、发电子邮件为意思表示。二、意思有哪些解释吗1、思想
    2023-05-01
    434人看过
  • 民法典146条虚假意思表示
    《民法典》第146条虚假意思表示的规定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民法典146条虚假意思表示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n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n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022-07-12
    108人看过
  • 怎么理解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一、怎么理解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的理解:1.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即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一规定的含义是:双方通过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之所以对通过虚伪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予以否定,是因为这一意思表示所指向的法律效果并非双方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双方对此相互知晓,如果认定其为有效,有悖于意思自治的原则。2.对隐藏行为效力: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当同时存在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时,虚伪表示无效,隐藏行为并不因此无效,其效力如何,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如果这种隐藏行为本身符合该行为的生效要件,那么就可以生效。二、虚假表示行为有哪些特征虚假表示行为的特征:1.行为表现具有广泛性,即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也
    2023-07-12
    270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方法有哪些,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意思表示的方法有哪些意思表示的方法包括:1.明示(1)口头;(2)书面:文字、图表、照片、技术工程图片、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数据等2.默示(1)在法律行为交往中,任何人都不能将沉默作为表示信号强加于他人。(2)在民事交往中,沉默往往视为拒绝。关于沉默的具体分析1.“沉默”作为表示行为沉默是积极的表示行为,可适用撤销规则。约定:约定以沉默作为依据交易习俗、交易习惯2.法定——可推断的行为事实合同关系、社会典型行为形成的债的关系。社会给付义务为基础的事实上的合同关系;现代化的大批量交易;无语言的交付3.法定的规范化的沉默:可推断的举动法定——不做表示,视为同意。可推断举动的法律效果源于法律的规定,而不存在撤销问题。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包括: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传真订购书籍,停车于收费停车场,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等。2
    2023-07-04
    206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解释分为几类
    一、意思表示的解释分为几类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二、意思表示的要素有哪些1、内心意思。构成内心意思的要素:(1)行为意思:控制自己行为的意思;(2)表示意思:明了自己行为法律意义的意思;(3)效果意思:行为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内容;2、表示行为。表示行为的方式有三:(1)明示;(2)推定方式(以行为表明内心意思);(3)沉默方式(在法律明确规定或者当事人事先约定时,通过沉默表明内心意思);根据相对人是否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分为:(1)对话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可以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以对话、打电话、QQ聊天作出意思表示,或者将书面合同当面交给对方,亦属对话的意思表示。(2)非对方的意思表示,指意
    2023-04-12
    243人看过
  •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怎么办
    关于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虚假表示。亦被称为真实保留,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即行为主体实际上所保留的真实本意与其表达出的意思并不相符合,其意图表明的并非真实的内心想法。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行为人明知道自己所表达的并不是真正的意图,却仍然坚持这样做;其次,伪装表示。这种表达方式通常涉及到表意人和相对人之间的串通合谋,而非内心深处的真实意愿。例如,当债务人为了躲避债务与友人相互约定制作虚假债权或者进行虚假的财产转让;再者,隐藏行为。这种行为模式是指表意人在做出虚假的意思表示之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却产生了其他的法律效力;此外,错误。这是指表意人在表达意思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上的偏差或者长期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导致其内在的真实意思与外在的表现行为存在差异;最后,误传。这是指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因为传达人或传递机构的失误而出现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
    2024-08-09
    315人看过
  • 在我国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有什么关系?
    1、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意思表示和什么是法律行为。其次知道两者的构成要加、法律效力、特征,从而判断出两者之间的关系。2、从二者的概念上来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该行为就不算是法律行为。一、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区别1、两者的概念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法律行为,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2、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1)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
    2023-03-26
    124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生效是怎样的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生效。(2)遗嘱为死因行为,遗嘱经法定方式做成即告成立,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死亡。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1)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于作出时生效。(2)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须经作出和到达两个环节,于到达时生效。注: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于到达受领人时生效,但有例外:(1)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先于意思表示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的,意思表示不生效。(2)向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意思表示,其生效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如果该意思表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或者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于到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生效。其次,除前述情形外,意思表示于到达法定代理人时生效。意思表示的生效条件是什么(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
    2023-08-17
    46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意思表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1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意思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意思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 ——和意思意思表示的形式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4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
    • 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是不同的,是否相同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30
      就法律行为的成立而言,如果是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发出为成立;如果是单方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的到达为成立;如果为双方或多方行为,则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致为成立。而且,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以公证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对一些特殊的行为,如要物行为,则根据法律的规定,不仅需要意思表示的一致,当事人之间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实际交付行为才能导致法律行为成
    • 民法典中的意思表示一致什么意思,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8
      意思表示一致的意思是:行为人作出的行为与其意愿一致。合同是社会生活中协作的双方或数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双方或数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具有法律效力。
    • 意思表示和事实行为各有哪些法律规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8
      事实行为,“法律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直接决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机关在管理中,除作出具有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外,其活动大部分属于事实行为,如做出决定前的材料准备行为,作出决定后的实际执行行为等。按其与行政行为的相关性划分,事实行为可分为程序性行为和非程序性行为;前者与行政行为紧密相联,对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实施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常为行政程序法所规范,违法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