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于失手杀人的量刑有何具体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28 03:57:17 156 人看过

一、刑法对于失手杀人的量刑有何具体规定

失手致人死亡判多少年,视情况而定:

1.失手杀人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会被判处3到7年的有期徒刑;

2.对于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1.二者的主观故意不同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属于过失,即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因疏忽大意以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

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要伤害对方,不以追求对方死亡为目的。

2.二者的刑罚规定不同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n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2: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刑法对于商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何具体规定
    一、刑法对于商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何具体规定刑法对于商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具体规定有: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情节,即达到了本罪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
    2023-09-07
    68人看过
  • 死刑适用的具体对象有何规定?
    限制死刑适用对象,即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限制死刑适用条件,即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为巨大。死刑的概念和死刑的适用对象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又称“生命刑”、“极刑”。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的罪名共有68种,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还不能取消死刑,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人口众多,整体国民素质较低,对犯罪的仇视、对死刑的认可(这可能是最主要的)、“杀人偿命”等原
    2023-07-03
    413人看过
  • 刑诉法关于刑拘有什么具体规定?
    一、拘留权属于公安机关,不属于警察个人。拘留是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必须严格控制。办案警察和派出所没有居留权。只有县级以上公安局才有居留权。《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证上要有公安局的公章和公安局负责人(公安局长或者主管副局长)的签字。警察个人无权决定拘留任何公民。其他政府机关也无权拘留任何公民。刑事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说检察院、法院用不到,因此检察院和法院也没有拘留权。特殊情况下,检察院、法院认为必要采取拘留时,应当提请公安机关行使居留权。二、刑事拘留的对象必须的罪该逮捕的人。拘留是为逮捕做准备的,对轻微犯罪不够逮捕条件的现行犯和嫌疑人不能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对不构成犯罪的违法人员不能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对证人不能采取拘留措施。三、刑事拘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
    2023-06-03
    116人看过
  • 从犯的具体量刑如何规定的
    我国法律仅规定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并未确定具体的量刑标准。对于共同犯罪,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确定增减基准刑的幅度。1、对于共同犯罪中相对作用较小的主犯,一般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对于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作用相对较小,未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参与实施少量或部分犯罪实行行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40%;2、作用相对较大的,未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20%-30%;参与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3、对于犯罪集团中的从犯,作用相对小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20%;作用较大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4、同一案件中有数个从犯的,可依其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等次,比照本条规定分别量刑,每等次相差
    2023-08-16
    263人看过
  • 量刑规范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据其年龄段,比照成年犯分别适用不同的轻处比例。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已满14周岁不满15周岁的,轻处60%;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的,轻处50%;已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的,轻处30%;已满17周岁不满18周岁的,轻处20%。已满16周岁不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据其年龄段,比照成年犯分别适用不同的轻处比例。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已满14周岁不满15周岁的,轻处60%;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的,轻处50%;已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的,轻处30%;已满17周岁不满18周岁的,轻处20%。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犯其他罪的,比照上款规定的比例再轻处20%。一、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有哪些(一)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奸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二)团伙
    2023-02-18
    380人看过
  • 刑法对轻伤害的具体规定
    一、轻伤害在刑法上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轻伤害量刑标准是怎样故意伤害致1人轻伤的,可以在6个月至1年6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1、伤亡后果:每增加1人轻微伤,可增加1个月至2个月刑期;每增加1人轻伤,可增加3个月至6个月刑期;每增加1人重伤,可增加1年至2年刑期。2、伤害的程度:参照标准1996年《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一般残疾(十至七级),严重残疾(六至三级),特别严重残疾(二至一级)。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可
    2023-03-22
    423人看过
  • 刑法中对于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有哪些具体规定?
    刑法中规定的刑法是有5种的,除了死刑和无期徒刑,没有最高刑期外,其他三种都有最高刑期限制的,因此刑法数罪并罚最高刑期的情形有:1、判处管制的,最高不能超过3年;2、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3、有期徒刑的总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原则数罪并罚就是当一个人犯了数罪的时候,法院对数罪分别判刑后,最后这些刑罚之间如何合并执行的问题。数罪并罚时候应当遵循的原则有:1、并科原则。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然后将各罪所处的刑罚相加在一起全部执行。主刑和附加刑简单相加,罚金之间简单相加。2、吸收原则。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选择最重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其余的刑罚被最重的刑罚吸收。判处死刑的时候只执行死刑,死刑可以吸收一切其它的主刑。没有死刑判决但是有判处无期徒刑的时候,只执行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可以吸收其它无期徒刑以下的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
    2023-07-01
    477人看过
  • 即对伪造股票债券罪的定罪量刑有何具体规定
    构成伪造股票债券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是指以使用为目的,仿照真实有效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制作的假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伪造股票债券罪既遂处罚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I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是规定即按个人犯本罪处罚。《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3-08-11
    115人看过
  • 刑法对假释有什么具体规定
    刑法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一)法定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属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故意伤害罪除外)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为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缓同时终身监禁的犯罪分子,在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减刑、假释。(二)法定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应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
    2024-05-08
    484人看过
  •  法律中关于减刑的具体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刑包括一般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情况,这两种减刑方法的适用条件有所差异,相应的减刑期限和幅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减刑只需要满足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而应当减刑的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需作出重大立功表现才准予减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刑包括一般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情况,这两种减刑方法的适用条件有所差异,相应的减刑期限和幅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减刑只需要满足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而应当减刑在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需作出重大立功表现才准予减刑。 刑 法 减 刑 制 度 : 重 大 立 功 与 服 刑 期 间 减 刑 的 权 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这些重大立功表现包括:1.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
    2023-09-24
    196人看过
  • 关于集体传销既遂罪的具体量刑规定
    现行刑法没有关于集体传销活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只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组织或参加传销活动构成集体犯罪吗参加集体传销活动的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组织领导集体传销活动罪的,仅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该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是不是所有的传销都犯罪不是所有的传销都构成犯罪的,仅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可以构成犯罪,组织领导者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组织、领导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几年组织领导传销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
    2023-04-06
    473人看过
  • 具体对盗窃量刑如何判刑
    一、具体对盗窃量刑如何判刑盗窃罪量刑标准如下: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我国涉嫌盗窃罪要怎么立案1、首先要勘查现场。接到报案人的报案,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开始初查,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
    2024-02-04
    316人看过
  • 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规定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中国刑法之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龄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中国目前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合理的。刑事犯罪年龄低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对于低龄化犯罪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
    2023-03-14
    287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的具体刑罚是多少年?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1、过失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
    2023-07-21
    31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律条文中对于失手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9
      失手杀人的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 对于量刑失衡的规定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06
      法律分析 以下情况为量刑失衡的表现: 1、审判组织之间量刑的失衡; 2、控辩双方参与量刑不充分导致的量刑失衡; 3、被害人对量刑难以施加影响造成的失衡; 4、地区之间量刑的失衡。
    • 正当防卫失手杀人如何量刑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1
      如何处理正当防卫失手杀人,需要区分是否超过正当防卫的极限条件。 正当防卫是指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 制止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建立合法防卫的有限条件要求: (1)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死亡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死亡不超过正当防卫限制的,不成立犯罪。
    • 西安杀人案对量刑的规定是哪些,具体是哪些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31
      被害人过错作为刑事案件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审查案件时要考虑到被害人过错对被告人量刑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被害人过错案件审查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准确把握被害人过错认定的排除性情形。被害人过错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及对刑事案件的关联性只是认定被害人过错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我们在审查此类案件时必须注意到被害人过错的排除情形。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必须是合法利益,如果是非法利益受到加害人侵
    • 对于诈骗罪的判缓刑有何具体的法律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4
      经出租人许可转租的房子合同有效。出租人在签订的合同中表示可以实施转租或合同虽未约定但出租人明确表示同意转租的,转租合同依法成立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