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行为的法律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7:55:14 207 人看过

一般放火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但和犯放火罪的处罚不一样。放火罪是指以放火为手段,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为目的,这样一种犯罪行为。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不危害多数人的安全,这样一种放火行为。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行为没完成怎么判

1、根据刑法规定,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放火行为没完成,按照刑法规定,可以有相应的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待遇。

3、放火行为没有完成不代表它没有做过类似的行为,只要是做了放火行为的犯罪嫌疑人,都应该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4、对放火罪而言,其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点火,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点火时被风吹灭被抓住则是未遂。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5日 1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放火罪严重后果
    有期徒刑
    一、放火罪严重后果放火造成严重后果构成放火罪,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放火罪是指犯罪行为人焚烧公私财物,侵犯他人的人身安全,危害社会公共财物的行为。放火罪所导致的后果一般有三种:1、危害不特定人数的人身健康安全。即死伤人数是不能确定的。2、危害重大公私财物的安全。即放火行为发生后为社会公共带来的危害,以及所焚烧的房子等公私财物。3、既是危害不特定人数的人身健康安全,又是危害重大公私财物的安全。上述男子的行为不仅危害了他人的人身健康安全,也危害了社会公私财物,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显然,男子的放火行为造成18人死亡5人受伤,社会影响极大,造成严重后果,不适合此款规定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
    2023-06-11
    163人看过
  •  放火焚烧房屋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意放火焚烧房子,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故意放火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故意放火焚烧房子,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故意放火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放火烧房子会怎样判刑?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等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的处罚。对于故意放火烧房子,具体刑罚要根据烧毁的财产价值、烧毁的程度、烧毁的原因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果烧毁的财产价值较高,或者烧毁的程度严重,或者烧毁的原因恶劣,或者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那么处罚就会更严厉。根据
    2023-08-26
    84人看过
  •  失火与放火的法律定性
    放火罪和失火罪在主观方面、构成犯罪条件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方面存在差异。放火罪需要故意,失火罪则需要过失。构成犯罪条件方面,放火罪不一定需要有损害结果,而失火罪则需要有损害结果的发生。在刑事责任的规定方面,放火罪刑罚的起点为有期徒刑3年至10年,造成法定严重后果的判有期徒刑10年以上的无期徒刑或死刑,而失火罪一般判有期徒刑3年至7年,情节较轻的判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放火罪和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为故意,而后者为过失;在构成犯罪条件方面也有所不同,前者不一定需要有损害发生的结果,而后者则需要有损害结果的发生;在刑事责任的规定方面也有所不同,前者刑罚的起点为有期徒刑3年至10年,造成法定严重后果的判有期徒刑10年以上的无期徒刑或死刑,而后者一般判有期徒刑3年至7年,情节较轻的判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 - 构成犯罪条件放
    2023-08-30
    492人看过
  • 火灾重大后果的行为人过失
    构成失火罪。1、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2、本罪主要特征:(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2)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重大火灾标准重大火灾的标准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7-05
    127人看过
  • 放火罪与一般纵火行为的区别
    一、放火罪与一般纵火行为的区别放火罪与一般纵火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放火行为是否危害到公共安全。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一般纵火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纵火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二、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一百一十四条、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2023-04-12
    287人看过
  •  放火罪后果减轻的影响
    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中存在结果加重的情况。如果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犯罪者将面临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而如果放火罪导致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犯罪者将面临十年至终身监禁,甚至死刑。在我国,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中存在结果加重的情况。如果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犯罪者将面临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而如果放火罪导致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犯罪者将面临十年至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减轻放火罪后果:三年至十年与十年至终身监禁的差异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放火罪可能会被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轻放火罪后果的刑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放火罪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但不是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那么处罚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放
    2023-08-30
    205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怎样成立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有:1.财产返还: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2.赔偿损失: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3.追缴财产: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二、民事法律行为怎样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2023-07-06
    131人看过
  • 放火罪行为既遂的标准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放火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目的物,引起其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之后即使存在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目的物焚毁,最终并没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
    2023-03-07
    277人看过
  • 版权侵权行为法律的后果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赔偿损失,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本案中,若委托人的实际损失与鼓风机公司的违法所得均无法确认,则法律赋予了裁决者50万元幅度内的损害赔偿自由裁量权。同时,侵权人还应当向权利人赔偿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一、版权侵权怎么处理遭遇版权
    2023-02-13
    98人看过
  • 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以及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
    一、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如下:1.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联系:(1)二者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2)二者都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只有做出表示才具有法律后果。2.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下:1.财产返还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2.赔偿损失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
    2023-06-20
    171人看过
  • 犯下放火罪的后果是什么?
    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吗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如果存在着过失的状态之下,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那么将会按照失火罪来处理。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023-07-04
    473人看过
  • 放火罪的归属类型:行为犯与结果犯探讨
    放火罪既不是行为犯,也不是结果犯,而是危险犯。行为犯罪是指只要实施某一行为,即使没有后果,也构成犯罪。结果犯不仅是指实施某一行为,而且是指发生一定结果而构成犯罪。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造成一定的法定危害结果,并已实现的危险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罪是结果加重犯吗是的。如果故意放火行为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属于结果加重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
    2023-07-01
    219人看过
  •  放火罪后果加重规定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放火行为导致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被视为结果加重情形。具体罪名和刑罚可参考第一百一十四条至第一百一十五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故意放火行为导致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这种行为将被视为结果加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决水、爆炸等行为如何判断结果加重?放火、决水
    2024-03-14
    452人看过
  •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国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1、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2、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3、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根据刑法分则第二章以及《刑法修正案(三)》、《刑法修正案(六)》、《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四十七个罪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十个);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十个);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五个);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九个);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十三个)。
    2023-08-17
    4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放火违法行为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6
      【法律意见】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 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
    • 防火行为与放火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4
      1、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区分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界限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
    • 哪些行为属于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0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1、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 2、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放火罪是否仅限于放火行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3
      放火罪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判断放火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犯罪嫌疑人必须是普通人;其次,他们必须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即他们的行为是故意的;第三,他们的行为必须对公众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也就是所谓的“公共安全”;最后,他们的行为必须是故意去点燃公家或私人的财物,而且并不需要真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只要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危及到公共安全,比如可燃物开始着火了,那就可以算作是放火罪已经完成了。
    • 什么是放火罪与放火行为区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1
      1、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2、放火罪会危害公共安全,而一般的放火行为不会涉及危害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