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单位或纳税人应该在发放工资或者拿到钱的次月15号前申报纳税,例如王某2018年9月5号拿到工资,那么单位就应该在10月15号前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这笔工资对应的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纳税人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按照三种不同的情况区别,分别申报流程,其中邮寄申报目前只适用于申报无征税、补税、退税、抵税的情况,以个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为例,具体的流程如下:第一、申报无征税、补税。1、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务服务领取纸质个人所得税缴纳申报表。2、纳税人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一式两份。3、纳税人直接将申报表、身份证件复印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4、纳税人执税务机关开具的税收缴款书缴纳税款。5、纳税人留存一份申报表备查。第二、申报退税、抵税。1、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纳税人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一式两份。3、纳税人提交相关资料给主管税务单位。4、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作退税或抵税处理,纳税人执税务机关退回申报表备查或下期抵税申报。
二、个人所得税最后一步怎么申报
个人所得税最后一步的申报方式:
1、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这主要是指一些以工资薪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人,有扣缴义务人,即用人单位预扣个人所得税;
2、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这是指工资薪金、劳务费、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收入的综合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三、个人所得税新政策如何申报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申报;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可以采取数据电文、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如何纳税
305人看过
-
工资、薪金所得以哪种税率纳税?
136人看过
-
税务登记后什么时候进行纳税申报
345人看过
-
个人多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49人看过
-
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该如何纳税
236人看过
-
纳税人申报纳税应提供的资料
189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申报的条件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个人所得税中的所得工资包括单位发放的任何工资、奖金、津贴及可以折算成现金的实物、有价证券、各类福利费,除免征个税的困难补助金。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申报参考《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
-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是否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如何计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工资、薪金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的规定,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可享受免纳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所谓国家统一
-
什么时候开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311、一般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进行申报; 2、年度的汇算清缴期一般在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 3、如申报期限有变,税务机关一般均会提前予以公告或通知。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三款所称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二)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三)提供劳务的场所; (四)从事建筑、
-
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怎么纳税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22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纳税人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于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
工资薪金所得以哪种税率纳税?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3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