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中情节恶劣主要指的是: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虐待行为给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经有虐待行为,不构成虐待罪。
虐待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被害人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处理,不告诉不处理。本条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虐待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被虐待者不希望亲属关系破裂,更不希望诉诸司法机关对虐待者定罪量刑。因此要充分考虑被虐待者的意思。
如果被虐待者不控告,司法机关就不要主动干预,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但根据本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如果被虐待者受强制、威吓等而无法向人民民院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公诉。被虐待者的其他近亲属也可以控告,有关单位和组织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检举揭发干涉,由人民检察院查实后提起公诉。犯虐待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不适用告诉的才处理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
虐待事件中的恶劣情节
295人看过
-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则构成虐待罪
404人看过
-
如何确定虐待情节的恶劣程度?
350人看过
-
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该如何判断
485人看过
-
虐待情节是不是恶劣需要怎么去判断
251人看过
-
2023虐待罪该如何认定,情节恶劣有什么规定
32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虐待罪情节恶劣的行为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7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1)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 (2)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 (3)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
-
虐待罪中哪些情况属于情节恶劣?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04虐待行为必须具备严重的情节才能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恶劣”包括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以及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特殊情况。 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 有些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受到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就不应以虐待罪论
-
虐待罪情节恶劣的行为对方怎么判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24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1)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 (2)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 (3)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
-
请问虐待的情节确认为恶劣?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5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一)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 (二)虐待行为的次数; (三)虐待的手段; (四)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 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
虐待罪中,如何判断情节的恶劣程度?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2虐待行为必须具备严重的情节才能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恶劣”包括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以及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特殊情况。 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的情况,不构成虐待罪。 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受到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