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条,当事人可以向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委员会;(二)依法成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应当依法成立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符合实际需要的原则。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以上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设立
中国现有的机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多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实中,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如上海市)设立了省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主营企业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劳动争议,办公室和工人,或在其管辖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但需要注意的是,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市、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之间不存在层级管辖关系,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包括劳动争议在内的各类案件。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国家最高人民法院、省级高级人民法院、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县级基层人民法院。一般来说,仲裁裁决会明确哪个法院有权对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可以依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纠纷的解决需要选择哪个部门?
488人看过
-
找哪个部门解决装修争议
57人看过
-
厦门市劳动争议解决
257人看过
-
解决劳动纠纷的部门是哪个部门负责
105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应该找哪个部门维权?
120人看过
-
解决拆迁争议该找哪个部门提出诉讼
474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劳动争议应当去哪个部门解决劳动争议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23劳动争议应当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
-
劳动法劳务争议找哪个部门解决,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14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
哪个部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1劳动纠纷,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不是仲裁的前置程序。相关法律知识:第十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
-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需先向哪个部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如何解决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4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二、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
-
哪些劳动争议必须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管辖地应该由哪个部门管辖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下列劳动争议必须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