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育津贴2022最新政策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8 09:21:15 154 人看过

武汉生育津贴2022最新政策是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要求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领取生育津贴需要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一年以上;生育女职工拥有本市户籍;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生育期间相关费用符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按相关规定女职工生产会流产。

申领生育津贴所需的证明材料如下:

1、医疗保险卡、医疗保险就医手册、医疗费收据、身份证原件、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2、住院病历复印件、手术记录单或分娩记录单、出院小结;

3、参保单位帐号表;

4、出生医学证明、孩子生育登记单原件及复印件、女职工分娩生育生活津贴申领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安徽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的政策:

1、参加生育保险并正常连续缴纳满十个月生育保险;

2、如果是顺产按照一百二十八天计算;

3、如果是难产、剖宫产,按照一百四十三天计算;

4、如果是妊娠不满二个月,已经流产的,应该按照二十天计算。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6: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结婚证相关文章
  • 三胎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是只在生育期间由社保局支付的被保险人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员工不需要再额外缴纳生育保险。因此工资与生育津贴是不能同时享受的。每个地方的生育保险的缴纳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具体要根据当地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办法来看,例如北京是缴纳总基数的0.8%。虽然职工不需要缴纳生育险,但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023-03-31
    229人看过
  • 广州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对于广州生育津贴2018最新政策的具体情况,以下为详情解答,职工已享受生育津贴的,视同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相应数额的工资。工资是劳动报酬,女职工产假期间不提供劳动,不享有工资,享受劳动保险待遇。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和各地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1、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经济支付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期工资的,由所在单位补足差额;高于本人工资的,所在单位不得截留。2、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所在单位按产假前正常出勤工资标准支付。
    2023-04-01
    312人看过
  • 二胎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生育津贴包括分娩类津贴和引、流产类津贴。计算公式:生育津贴等于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除以产假天数。生育津贴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换句话说,如果补贴产妇低于产假期间个人的工资标准,则雇主必须补足差额;如果生育津贴大于该人的产假期限,则必须享受标准的个人工资。雇主必须将全部款项支付给该人。
    2023-04-05
    298人看过
  • 慈溪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生育保险待遇通常分为:1、生育医疗费用;2、计划生育医疗费用;3、生育津贴;4、计划生育手术津贴。其中,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是指:放置宫内节育器、取宫内节育器、输精管结扎、产后结扎输卵管等。这里的生育医疗费用主要是指女职工产前检查、生育时涉及的医疗费用,这些均已纳入医保范围,女职工在相关医保定点医院就诊时,通过医保直接结算即可。其中:产前检查阶段:持医保卡前往医保定点医院就诊即可,与平常的门诊结算手续相同。分娩阶段:携带医保卡,出院时医院会实时结算。如未携带社保卡的,在部分医院可使用电子社保卡。我们以杭州为例,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非参保地进行产前检查与分娩的,须在杭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生育回杭后,前往医保中心进行费用报销。并及时办理异地就医撤销手续,否则,在杭门诊就医时将无法使用医保卡。当然,目前异地有一部分医院是可以直接使用杭州医保卡结算的,如果是在这些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与分娩的,直接出示杭
    2023-04-05
    290人看过
  • 嘉兴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生育津贴包括分娩类津贴和引、流产类津贴。计算公式:生育津贴等于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除以产假天数。生育津贴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换句话说,如果补贴产妇低于产假期间个人的工资标准,则雇主必须补足差额;如果生育津贴大于该人的产假期限,则必须享受标准的个人工资。雇主必须将全部款项支付给该人。
    2023-04-02
    459人看过
  • 潍坊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
    一、潍坊市生育保险政策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产假天数按照下列标准确定:1、女职工生育产假标准女职工生育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晚育的增加产假60天。每名生育职工只享受一次晚育待遇。2、女职工流产假期标准妊娠不满2个月,采取药物流产的产假为7天,实施清宫术的,产假为15天;妊娠2个月以上不满3个月流产的,产假为20天;妊娠3个月以上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30天;妊娠4个月以上流产、引产的,产假为42天。3、女职工因生育引起疾病不单独享受产假待遇。二、潍坊生育津贴怎么领(一)用人单位在女职工生育后一年内为其申报生育保险待遇。(二)自用人单位为生育女职工申报生育待遇的次月起,根据女职工应享受的产假天数和参保缴费情况,逐月发放生育津贴。(三)女职工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
    2023-03-28
    236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结婚证
    词条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结婚证
    相关咨询
    • 2022生育津贴最新政策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5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 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社保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个社保年
    • 生育津贴2022最新政策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3
      生育津贴政策规定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3.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 4.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社保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
    • 生育津贴2019最新政策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1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产假生育津贴的计算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社保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缴纳基数是按
    • 生育津贴2020最新政策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14
      津贴政策规定1.如果员工的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3.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4.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个
    • 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30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