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20:14:26 365 人看过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如果行为人没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只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意图,即使客观行为导致他人死亡,也只能认定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造成死亡结果的行为性质不同。一是行为本身具有伤害性质;二是行为本身具有伤害性。行为人故意伤害并实施相应的伤害行为,造成死亡结果的,视为故意伤害罪。

假如行为本身不具有伤害性质,而是由于日常生活、工作粗心、轻率行为不慎造成死亡结果,则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一、认定故意伤害罪应该注意什么

1、分清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的界限。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使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也构成杀人罪(未遂)。

2、分清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过失重伤罪在主观上是过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须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轻伤,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不一定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情况,如刑法关于强奸妇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规定和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等,这些都属于刑法的特殊规定。根据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一律适用特别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1: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要如何来界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犯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有预见为主观要件,至于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大小、轻重有无明确、清晰的认识,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故意伤害至人重伤或死亡的,他的涉嫌犯罪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按不同的法定刑处罚。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罪主体应当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谋财害命、杀人灭口等。
    2023-06-03
    246人看过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根据《刑
    2023-07-20
    264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哪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有:第一,两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第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方式是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行为方式是作为;第三,两者对法益的侵害程度不同。单纯逃逸后,由于受害人还有可能被其他人救助,所以逃逸行为只是对生命、健康造成危险。肇事后移置受害人的,一般是将其转移至隐秘的地方,受害人被他人救起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逃逸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轻于故意杀人、伤害罪,这也是刑法对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轻于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原因。间接故意,客观上是剥夺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所以这一行为应当直接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伤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
    2023-06-03
    334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暴力犯罪中致人死亡的联系区别
    (1)、强奸致人死亡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强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强奸犯罪过程中,因使用暴力而直接导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的。这种情况,仍然以强奸罪定罪。如果在实施强奸妇女行为之后,为了报复、灭口等动机而将妇女或杀死的,不属于强奸致人死亡,而应当分别定强奸妇女罪、故意杀人罪,然后实行数罪并罚。(2)、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a)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论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b)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它个人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后,遂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能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者杀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它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c)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它目的
    2023-06-11
    321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有哪些区别
    1、案件的起因:行凶案件是怎样起来的,是由于生活小事,还是由于双方积怨很深,素来有仇恨引起的,是由一时激动还是经过密谋策划,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被告人有没有产生杀人的思想基础。2、被告人和被害人平时的关系怎样:是好还是一般,或是素不相识,或是多年的仇人。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认定被告人有无杀人的思想基础。3、犯罪有无预谋和准备,以及是怎样预谋和准备的:凡是预谋杀人的,一般经过周密准备,要选择最能致人死命的工具,而伤害案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这么周密的准备,也不需要特殊的工具。4、伤害的部位:一般地说,故意杀人的,总要朝致命的部位打击;而故意伤害的,往往是不选择部位,甚至于有意识地避开要害部位。5、犯罪行为有没有节制:一般地说,故意杀人的,特别是以杀人为目的,往往表现为行为没有节制,不置被害人于死地不会住手。而伤害犯,因为是以造成对方伤害为满足,不想造成对方的死亡,所以,往往比较有节制。6、
    2023-05-05
    43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怎么样区分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怎么样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伤害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主观故意为前提。《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怎么样处罚,哪一些情形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按故意伤害
    2024-01-20
    63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不是过失犯罪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对于伤害,主体属于故意。对于死亡,主体只是主观上存在且只存在过失。一、故意伤害死亡罪如何量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刑法中没有故意伤害死亡罪,只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没有杀害对方的意图,但由于综合因素致使被害人死亡,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怎么样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若犯罪嫌疑人对受害人家属作出积极的民事赔偿,则可作为量刑情节被考虑,由此影响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在司法实践中,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的此类案件,若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刑期在12年左右。在中院提起公诉的此类案件,即使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也不排除适用上刑限的可能。三、故意伤
    2023-03-29
    454人看过
  • 临沂一男子将妻子砍伤致死,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一、临沂一男子将妻子砍伤致死,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犯罪嫌疑人周某东与其妻子周某娟因婚姻问题产生纠葛,于2021年6月17日14时许,在沂水县沂博路与泰山路交汇处西侧将周某娟砍伤。周某娟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东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两个很容易被混淆的罪名。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尽管刑罚都包含死刑、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两者刑罚的排列顺序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死刑的适用上顺序上不一样,故意杀人的,如果不存在从宽情节,适用死刑,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如果不存在从重情节,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见,准确认定涉嫌行为属于故意杀人还是
    2023-06-11
    8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一、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1、区分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关键在于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有故意伤害的恶意例如,在车流量大的公路上追打他人致他人被车撞死,逼债殴打他人致他人被逼无奈跳河逃生溺死,在建筑工地脚手架上打架致对方踩空坠落摔死,等等,这些情形都因为行为存在故意伤害的恶意,并且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故应承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而不能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又例如,在居民小区中倒车时不注意,将站在汽车后面的小孩轧死,在建筑场地,明知施工设备电线的线头已经裸露在地上,不及时停止施工采取防范措施,致经过的其他施工人员遭电击致死,等等,这些情形中,因行为人不具有故意伤害对方的恶意,只能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故意伤害案证据不足的处理有:(1)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发现证据不足的,可以补充侦查;(2)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阶段发现证据不足的,
    2024-02-06
    270人看过
  • 故意伤害犯罪致人死亡
    法律综合知识
    一、故意伤害犯罪致人死亡1、故意伤害犯罪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大约判多少年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手段特别残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
    2024-01-24
    26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一、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
    2023-03-28
    367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区分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有主观伤害的意图。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没有杀人故意,也没有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是基于有伤害的意图。【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是什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8-06
    160人看过
  • 怎样区分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
    一、怎样区分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区别在于主观上不同,故意杀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杀人,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没有预见到,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是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被害人死亡。其次在量刑上,过失杀人量刑轻于故意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有: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3.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三、故意杀人罪自首怎么判犯故意杀人罪的
    2023-10-05
    482人看过
  •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什么
    1、从定性上讲:故意伤害罪行为人主要是对他人身体上进行伤害,但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实施了故意伤人的行为,且主观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种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2、从量刑上讲: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故意伤害致死会判多少年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
    2023-03-29
    31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犯罪中的故意杀人和过失致死的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7
      简单的解释就是: 故意杀人对死亡结果是持故意的心态,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抱以期待或积极的心态。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对死亡的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不是持故意、希望发生死亡结果的心态。 这个区别虽然表述上是清楚简单的,但是实务当中确实是比较难以分辨的,主要考虑: 1.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通过细节来印证例如矛盾之深,恶性极大等; 2.客观上的判断:伤害方式,是否是足以致命,这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
    • 如何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8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1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伤害后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地造成了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行为人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方面出于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上述二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可以明确区分出其相同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6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伤害后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地造成了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行为人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方面出于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上述二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可以明确区分出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