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是单方法律行为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1 16:14:38
496 人看过
在我们眼中,赠与合同并非单独属于某种一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原因在于,赠与合同乃赠与人自愿地向受赠人转移其自身财产的纯粹无偿让与行为,而同时受赠人必须明确表达出接受此赠送之意愿,如此才能构成完整的赠与合同。
这一点意味着,赠与人完成赠与之后,只有在受赠人明确表达接纳赠与的意向之时,此项赠送才算正式生效;而若受赠人决定回绝赠与,则赠与行为将无法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因此,赠与合同应视为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律问题:遗赠是否为单方法律行为?
499人看过
-
赠与合同有效吗赠与合同是不是双方法律行为
219人看过
-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中包括了赠与合同吗
346人看过
-
赠与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227人看过
-
赠与签订书面合同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
336人看过
-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法律性质比较
7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为什么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而是单方法律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7因为赠与的话,被赠与人还是可以拒绝的。赠与行为真正想成立的话必须有被赠与人的同意。也就是说双方达成和议。而遗赠,想要拒绝也没办法找到遗赠人。虽然被遗赠人可以放弃接受遗赠的权利,但是,很显然,遗赠的成立是以遗赠人的意思表示为基础的。扩展资料:传统民法理论将双方及多方法律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所谓“契约行为”,指基于双方“对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里的“对立”,指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事法
-
遗赠单方法律行为还是双方面的法律行为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7根据当事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发生变更或撤销。例如,遗嘱人设立遗嘱后,可以随时变更遗嘱内容甚至撤销已经设立的遗嘱;被代理人向代理人进行委托授权后,可以随时变更授权内容甚至撤销代理权。但某些单方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即发生某种法律效果,行为人依法不得对行为进行变更或者撤销。例如,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发生继承权消灭的效果;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的承认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发生该行为有效的
-
赠与合同是双方的行为还是单方的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0一、赠与合同: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 从性质上看: (1)赠与合同是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赠与合同是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但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
-
赠予行为是单方允诺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8不属于单方允诺。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赠与是一种合同,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一方作出赠与,一方要表示同意,合同才能成立。
-
赠与合同是不是双方行为?有法律依据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3赠与合同是双方行为。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