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及其主观认定是怎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31 01:20:14 386 人看过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即,在理论和实践上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一、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什么程度构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条件有:

1、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2、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3、除此之外,肇事人还应当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客观上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主观上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且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三、交通肇事逃逸是怎样判定的

在理论上,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对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够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且等待接受处理的,根据中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仍然可以认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21: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道路之外发生交通肇事责任怎样认定?
    一、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一)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二)犯罪客体。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三)犯罪的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四)犯罪的客观方面。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在道路之外发生交通肇事责任怎样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8条的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
    2023-03-01
    417人看过
  • 该怎样认定交通肇事罪?驾驶员肇事车主有什么责任
    一、怎样认定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那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
    2023-03-02
    38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情形及其刑期判定
    交通肇事罪的情形如下: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2、死亡三人以上,对事故负同等责任;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情形有哪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
    2023-07-03
    48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方面的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是指道路交通主体对于道路交通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不了解、不清楚,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后,不知所措。这里不仅包括驾驶员而且还包括车辆的售票员、车辆的所有者以及车辆的随行人员。这是导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发生最重要的主观原因。发生交通事故后,大部分逃逸者并不知道逃逸行为会加重自己的肇事量刑情节,甚至有的驾驶员认为逃逸行为只是道德行为,与违不违法无关。而同车人怂恿与纵容其逃逸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对相关法律规范的不了解、不清楚。在这样一个法律观念淡薄的氛围中,如何能够起到法律法规应有的震慑作用!2、职业道德水准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应尽义务,也是为人的起码标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很多人无视法律规定的应尽义务,发生交通事故以后,不是
    2023-02-12
    27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及其规定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其中包括肇事者逃逸或故意破坏现场等情况下的责任认定以及当事人报案情况下的责任认定方式。具体来说,如果肇事者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则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则适用过错责任,当事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如下:1.如果肇事者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则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2.如果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则适用过错责任,当事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有何具体规定?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对于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认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2023-08-30
    8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及其界定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公路、街道或其它道路上运行时引起或所发生的死人、伤人或物件损失的事故。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中有各类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是用发动机或电动马达驱动的车辆。非机动车中有畜力车和自行车等。道路是指公路、街道、胡同、里巷、广场、停车场等供公众通行的地方。其中供车辆行驶的为车行道,供人通行的为人行道。与道路成为一体的桥梁、隧道、轮渡设施以及作业道路用的电梯等通统包括“道路”中,作为道路附属设施。根据交通事故的定义,下列情况不能算作交通事故:(1)各种军用车辆在野外(不是在道路上,或虽是在道路上但已断绝交通时)演习中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或军用车辆之间的碰撞事件。(2)农机车辆在田野或场院作业中,或在往返作业区的途中轧死、轧伤本单位参加劳动的人员。(3)汽车和机械专用车辆在施工现场或厂矿、企业内部所发生的事故。(4)参加体育竞赛的车辆在体育场地所发生的事故。(5)虽是道路
    2023-06-13
    179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及其例外情况
    以下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怎么处理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
    2023-07-05
    346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定罪标准
    交通肇事罪按如下规定定罪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涉嫌交通肇事罪。犯本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何定义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及标准交通事故罪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
    2023-07-11
    3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及其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所谓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他有证据证明自己不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肇事者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你现在追究酒驾已没有意义。如果该事故造成了一人重伤,肇事者的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第133条之规定,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肇事者愿意赔偿,可以按受害人的实际支出,加因此而减少的收入索要,具体你可以查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及相
    2023-07-07
    348人看过
  • 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累犯,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一、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累犯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罪不会构成累犯。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主观方面就是过失,是过失犯罪。而累犯要求的犯罪必须是故意犯罪。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二、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1、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
    2023-04-18
    122人看过
  • 交通犯罪行为及其认定
    刑事责任能力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的特征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等。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特征:1客观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犯罪行为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2主观特征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意志的。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
    2023-08-13
    52人看过
  • 交通事故工伤类型及其认定方法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上下班途中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规定》明确: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不属于工伤情形具体有几种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职工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自然是与履行工作职责无关,不得认定为工伤。2、醉酒导致伤亡的。职工因醉酒而伤亡,也与履行工作职责无关,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也不
    2023-07-22
    489人看过
  • 醉酒驾驶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是什么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事故的处罚情形如下: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
    2023-02-08
    223人看过
  • 该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
    (1)行为者发生交通事故后,知道受害者受了重伤,如果不及时救治就有死亡的可能性,为了逃避罪行,希望或者放任受害者死亡,因此逃跑,受害者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的主观心理状态明显从交通事故时的过失变成了对受害者死亡结果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232条进行处罚。(2)事故行为者知道受害者附着在车辆上,继续行驶的话受害者死亡的可能性很高,但是为了逃避罪名开车拖着受害者逃跑,受害者死亡的事故行为者知道受害者在紧急救治中死亡的可能性很高,转移到难以被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受害者不能立即救出而死亡。事故行为者这种拖延和转移行为直接侵害了受害者的生命权益,其主观心理状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新的犯罪形式的支配下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不作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232条进行了处罚。(3)交通事故后,事故行为者知道受害者没有死亡,但是为了逃避罪行而回到受害者身边,或者将受害者转移到偏僻
    2023-08-07
    36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主观方面是什么意思,交通肇事中过失怎么认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3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
    • 如何认定自己交通肇事罪及其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4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
    •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及其刑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及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及其量刑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7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
    •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及其客观特征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26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如下: 1、本条规定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当然实际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