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有哪些审议通过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2 20:58:56 316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

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

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

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

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刑事审判

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

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我国现行宪法是共有几部修正法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198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承认私营经济,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需要。1993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而这也为后来“人权”入宪打下了基础。2004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人权”入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加上同时修改的征地补偿入宪、私有财产入宪,更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
    2023-08-08
    427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是哪一年?
    宪法主要规定以下内容:1、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是宪法内容的大头,也是重点,而且越来越重要。主要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3、国家机构的组织设置与职能。这是宪法必须的内容,也是宪法的核心。一部宪法可以不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但是一定有国家机构的组织、设置。这样的宪法叫做中立性宪法。主要有,国家机构有哪些、如何组成、相互间关系如何、如何产生,等等;4、国家的象征,或者叫国家的标志。现代国家一般都有国旗、国徽、国歌,其它的还有国花、国树、国鸟、国家口号、国家箴言等。我国现行宪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20年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
    2023-07-04
    391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是2014年颁布的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现行宪法不是2014年颁布的,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法律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如下:1、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制定的前提和依据;2、推动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有利于对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进行保护;4、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的经济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2023-08-12
    187人看过
  •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和基本政治制度如下:(一)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
    2023-06-03
    391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改的方式有哪些?
    狭义的宪法修改方式主要包括:(1)全面修改。即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更新。这种修改不同于宪法的重新制定,它在不改变原有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于宪法的其他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更新。宪法的全面修改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不利于宪法基本价值的保障。(2)部分修改。即通过宪法修正案或修宪决议的方式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的修改。宪法修正案是部分修改的主要方式,它是指在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将以特定程序通过的修改内容按前后顺序以条纹形式附于原文之后,作为宪法的当然组成部分。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具有独特的优点,首先,它能够及时、灵活、简便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可以反映宪法内容变化的轨迹。其次,它能够保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不足之处在于,新旧条文混杂,使宪法在结构上显得散乱欠严谨,不利于普通公民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内容。特别是在我国,宪法观念与宪法意识尚未
    2023-06-03
    438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的对象有哪些?
    (一)关于宪法监督的对象宪法监督对象包括三种:(1)宪法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2)宪法行为,即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政党、团体和组织的政治行为,公民宪法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3)与外国签定的条约。(二)关于宪法监督的内容宪法监督的内容包括:(1)审查国家以及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法律性的文件的合宪性。(2)审查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活动和公职人员,以及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3)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一、我国宪法实施是怎么样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在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上,我国既不像普通法系国家那样,由司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由专门
    2023-06-03
    485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是第几个版本?
    是第四部宪法,第一部是五四宪法,第二部是七五宪法,第三部是七八宪法,第四部是八二宪法。该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我国现行宪法是共有几部修正法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1988年修改宪
    2023-07-05
    336人看过
  • 我国宪法性法律主要有哪些
    一、我国宪法性法律主要有哪些?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都是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宪法性法律是法律而不是宪法,它们与其它法律一样都是对宪法的“规则化”,但又与其它法律明显不同:宪法性法律是“宪法”法,是“国家”法,是“权力”法和“权利”法。它们通过将宪法内容具体化、程序化来保障宪法。在成文宪法的国家,宪法性法律起到对宪法典的补充作用。而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宪法结构中的成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绝大多数
    2023-06-03
    370人看过
  • 我国宪法内容具体有哪些
    宪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国宪法内容具体有哪些,宪法的内容肯定会围绕一个国家性质来开展,在我国宪法就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但是对于宪法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化而而又相应的改革,所以,宪法的具体内容会有相应的变化。宪法(constit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因此,宪法内容就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2023-06-03
    225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建国以后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中国人民共同政治协商会议纲领,是1949年9月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是()颁布的我国的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具体如下:1、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
    2023-08-13
    72人看过
  • 我国宪法精神的核心有哪些呢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2、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这种核心价值集中地体现着宪法的精神实质,是我国制定和实施宪法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24-04-27
    375人看过
  • 宪法变迁的点滴:对我国现行宪法修改次数的总结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198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承认私营经济,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需要。1993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而这也为后来“人权”入宪打下了基础。2004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人权”入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加上同时修改的征地补偿入宪、私有财产入宪,更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
    2023-07-12
    292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改必须由谁通过
    一、我国宪法修改必须由谁通过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指于法律的修改,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大享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职权。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二、宪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
    2023-06-14
    380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中一共有多少条(同义)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四十三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规定了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什么负责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国家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收支、财经法纪、建设项目进行经济监督。审计机关的负责对象如下:1、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3、国务院设审
    2023-07-06
    36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正程序是怎样的,我国对宪法进行修改的步骤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4
      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 (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
    • 我国现行宪法原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2
      宪法原则,法律术语,即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等。
    • 我国现行宪法中禁止性的法条包括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7
      《宪法》中禁止性的法条: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第九条第二款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
    •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第几部?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9-30
      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 1、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
    • 我国宪法是在哪一年由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6
      现行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