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几个等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0-29 13:12:26
312 人看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划分依据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根据以上标准是可以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的。如果发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那么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哪些等级划分适用于公共卫生事件?
458人看过
-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43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条件
417人看过
-
食品卫生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
357人看过
-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9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什么组织实施?
32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什么组织实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怎么应急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26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准备工作;应做好报告与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及时报告调查的情况,向社会公布调查信息;应做好应急处理,做好督察和指导工作;应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措施。 法律依据: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如下: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鉴定标准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工伤事故等级分为几个,是通过什么划分这些等级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0(一)根据损伤原因划分 工伤事故按伤害类别分为20钟,名称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刺割;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和受压窗口爆炸;其它爆炸;中毒窒息;其它伤害,如跌伤、冻伤等。 (二)按照损伤程度划分 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 (三)按照伤残级别划分 分为1-10级共10个伤残等级,其中1级伤残等级最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条件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舆情的收集和回应机制、灾情损失的统计公布机制,统一、准确、及时地公布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更新。新闻媒体应当准确、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