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几个等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0-29 13:12:26 312 人看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划分依据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根据以上标准是可以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的。如果发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那么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2: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江西省将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划分四个等级
    在医院设灵堂摆花圈属医疗纠纷突发事件该《流程》首先明确,医疗纠纷突发事件是指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事件。其主要包括九类:聚众冲击或者占据医疗机构诊疗、办公场所的;在医疗机构内聚众滋事、寻衅滋事的;在医疗机构拉条幅、设灵堂、焚香烧纸、摆花圈、散发传单、喧闹、张贴大字报的;围堵医疗机构大门、重要出入口或者就医通道,影响人员正常进出的;拒不将遗体移放太平间或者殡仪馆、违规停尸的;侮辱、威胁、恐吓、殴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或者阻碍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在医疗机构损毁或者抢夺医务资料、公私财物、医疗器械和其他医疗设施的;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其他扰乱医疗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医疗纠纷发生或医疗纠纷苗头出现后,医疗机构应启动医疗纠纷处置预案。医疗纠纷职能科室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建议,对于情况复杂,需要调
    2023-06-08
    168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单位是哪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由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兽药归哪个部门管理我国的兽药最初由卫生部门管理。1978年,农林、化工、商业和卫生四部发出联合通知,明确了兽药药政由农业部门负责管理。随后农业部在畜牧兽医司设立了兽药管理机构。使我国的兽药实现了归口统一管理。2006年我国实行了兽医体制改革,农业部在兽医局设立了药政药械处,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023-07-19
    144人看过
  • 医疗过错责任等级划分为几个等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植物人状态;2、极重度智能障碍;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二)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三)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
    2023-08-12
    344人看过
  •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几个等级
    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几个等级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统一规定。可以有效指导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使试点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提升中国旅游景区的行业素质、推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景区发挥积极作用。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第七十七条国家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的级别划分和实施程序,由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二、房屋质量等级划分为几个等级1、完好房:结构完好,装修完好,设备完好,且房屋各部分完好无损,无需修理或经过一般小修就能正常使用;2、基
    2023-08-11
    210人看过
  •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怎么处理?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式有:1、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准备工作;2、应做好报告与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及时报告调查的情况,向社会公布调查信息;3、应做好应急处理,做好督察和指导工作;4、应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措施。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其具有何种效力?2003年的非典疫情之后,我国加快建设以一案三制为主体内容的公共应急体系,这里的一案指的就是应急预案。从字面含义来看,应急预案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预先制定的一套能够有效、有序处置危机的行动计划。对于应急预案的性质,应当明确两个方面。一方面,应急预案本身并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执行方案,不能与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使其具有合法性;另一方面,应急预案应当以一定区域、领域、部门、单位的风险形势和应急资源为依据,在风险评估和资源调查的基
    2023-08-03
    269人看过
  • 烧伤级别划分为哪几个等级的
    一、烧伤级别划分为哪几个等级的烧伤级别划分为以下3个等级:烧伤按程度不同分为三级,包括Ⅰ级烧伤、Ⅱ级烧伤、Ⅲ级烧伤,其中Ⅱ级烧伤又包括浅Ⅱ烧伤与深Ⅱ级烧伤。由于烧伤对组织损伤不同,导致损伤严重度及愈合度不同,通常进行有效分级可作为判断预后与指导治疗的重要标准,主要内容如下:1.Ⅰ级烧伤:即浅表烧伤,主要伤及皮肤组织表皮层,以浅表组织为主;2.Ⅱ级烧伤:除表皮层损伤以外,还伤及真皮层,其中伤及真皮浅层的烧伤称为浅度Ⅱ级烧伤,如果伤及到真皮深层称为深度Ⅱ级烧伤;3.Ⅲ级烧伤:主要指伤及全部真皮层以及真皮下组织,包括皮下脂肪层或下方筋膜,甚至严重烧伤会到达肌腱或者骨膜表面,属于严重烧伤。二、烧伤怎么赔偿烧伤的赔偿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诉,所需费用均费用由败诉方承担。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
    2023-05-13
    414人看过
  • 职工伤亡事故类别共分为几类以及事故等级分为哪几个等级
    职工伤亡事故类别共分为了三类分别是根据损伤原因划分、按照损伤程度划分、按照伤残级别划分。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一、职工伤亡事故类别共分为几类在我国,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将职工伤亡事故类别共分以下三类:1.根据损伤原因划分,一共20种,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等;2.按照损伤程度划分,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种;3.按照伤残级别划分,分为1-10级共10个伤残等级,其中1级伤残等级最严重,10级伤残等级最轻。每个伤残等级鉴定和赔偿标准都不同。二、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分为哪几个等级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分为一般分为
    2023-06-05
    127人看过
  • 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标准
    发生3例以上为聚集性疫情,发生10例及以上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指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分管该学校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确定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疫情期间外出不戴口罩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不配合者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
    2023-06-26
    178人看过
  • 医疗事故损害分成几个等级,分别划分为为哪几类
    医疗事故损害分成几个等级分别划为几类事故等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植物人状态;2.极重度智能障碍;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三)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双眼球摘除;或双眼经客观检查证
    2024-04-23
    84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紧急措施有哪些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紧急措施有哪些依据我国相法律的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紧急措施包括划定控制区域、采取强制措施、管理流动人口、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等。二、相关法律规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2应急反应措施4.2.1各级人民政府(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涉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和运输安全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防止事故发生。(3)划定控制区域: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区、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对重大食物中
    2023-04-15
    350人看过
  • 燃气事故的划分几个等级
    一、燃气事故的划分几个等级我国很多地区对事故地点所导致的责任认定不一致,但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燃气经营企业全负责制,实行这类认定的地区已经非常少了。这种认定的特征是一旦发生事故,燃气企业首先就有责任,再考虑事故原因区分责任大小。第二类:以燃气表为界,燃气表前包括燃气表属于燃气公司的责任范围,事故一旦发生在该区域内,燃气公司基本负全部责任。而发生在表后的事故再考虑事故原因界定责任。第三类:以套内套外为事故界定范围,即发生在家外的事故责任全部由燃气公司负责,家中的再根据事故原因界定。第三类其实是第二类的变种,由于一些地区将燃气表移动至室外,第二类的界定已不再适合,才有了第三类的划分范围。二、施工爆破震裂房屋如何赔偿施工单位进行爆破作业时,如果震裂了房屋的,由施工单位承的赔偿的责任,依据对房屋造成的实际损失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财产损失计算方式】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
    2022-01-06
    480人看过
  • 卫生部将突发中毒事件分四级死30人为特别重大
    为有效控制突发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卫生部20日印发《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应急预案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同时还要设立突发中毒事件专家组,对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准备、处理等提供咨询建议。应急预案明确,根据突发中毒事件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中毒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突发中毒事件四级。链接特别重大(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0人及以上;或死亡30人及以上。重大(I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2-9人;或死亡10-29人。较大(II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人;或死亡3-9人。一般(IV级):中毒人数在10人及以上且无人员死亡;或死亡1-2人。
    2023-06-07
    303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交通应急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如下:1、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旅游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外出旅游,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疾病,如果懂得一些应急处理的手法,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以下介绍一些旅途突发疾病应急处理的方法:晕倒昏厥应该让患者躺下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然后解开领口、衣服,使其呼吸畅通。可以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也可以用指甲掐或用针刺其人中、涌泉、少商等穴位,促使其苏醒。若有心脏病史,徘徊的中国旅行社业户外-最美骑行风景线主题公园全攻
    2023-07-14
    58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是由什么部门发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定,我国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2023-07-28
    3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什么组织实施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怎么应急处理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26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准备工作;应做好报告与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及时报告调查的情况,向社会公布调查信息;应做好应急处理,做好督察和指导工作;应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措施。 法律依据: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如下: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工伤事故等级分为几个,是通过什么划分这些等级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0
      (一)根据损伤原因划分 工伤事故按伤害类别分为20钟,名称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刺割;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和受压窗口爆炸;其它爆炸;中毒窒息;其它伤害,如跌伤、冻伤等。 (二)按照损伤程度划分 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 (三)按照伤残级别划分 分为1-10级共10个伤残等级,其中1级伤残等级最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条件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舆情的收集和回应机制、灾情损失的统计公布机制,统一、准确、及时地公布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更新。新闻媒体应当准确、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