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犯罪由主体客体和什么构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3 17:02:37 272 人看过

1、犯罪客体: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包括银行、货币、外汇、信贷、证券、票据、保险管理秩序等。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包括自然人、单位、公众等),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各种金融票证、有价证券、信用证、信用卡等)。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客观特征),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表现形式),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本身及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或者同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一、金融犯罪的特征

1、犯罪主体多元化

不仅仅是各商业银行时有金融犯罪案件发生,行使监管协调职能的人民银行系统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样发生各类金融犯罪案件,金融犯罪活动遍及整个金融行业。其犯罪主体不仅涉及自然人,还涉及单位;既有懂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也有不懂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既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有非金融机构的社会闲散人员;既有国内不法分子,也有国外不法分子。

2、金融犯罪的隐蔽性

(1)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多数金融犯罪是采取欺诈行为,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暗藏危机。

(2)金融犯罪危害结果的隐蔽性,金融犯罪的危害结果往往是过一个时期以后才出现。

(3)犯罪主体身份的隐蔽性,犯罪主体多为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以合法身份为掩护,乘熟悉业务之便或执行业务之机违反金融法规、制度或者利用法律与管理制度上的疏漏伺机作案,不易被人怀疑和发现。

3、金融犯罪的智能性

金融犯罪是一种带有明显智能型的犯罪,犯罪手段具有复杂性。犯罪人除了利用金融方面的知识外,还利用高技术、高科技手段作案,还有一些是利用国内联行、国际信贷结算业务等作案,其智能性高于一般刑事犯罪。

4、金融犯罪后果严重

金融犯罪贪婪性增强,犯罪数额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远非其他经济犯罪可以比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犯罪数额巨大,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案值一般在几千元、几万元之间,上百万元的仅为个别现象;进入九十年代至今,数十万元的案件较为普遍,数百万元、数千万元、上亿元的案件时有发生,其数额之大,损失之巨,令人触目惊心。

(2)情节严重,损失一旦发生,将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后果。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技术性强。

2、犯罪隐蔽性强。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诈骗活动。而且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往往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及其他相关信息,难以追踪定位。

3、犯罪取证难。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和删除,而且删除后不保留任何痕迹,加上很多信息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安全防范设置不强,不具备数据保护等功能。犯罪分子实施破坏、窃取数据后,系统没有自动保留犯罪痕迹,故案发后难以取证和调查。

4、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分子不用锁定特定犯罪对象,在上网的电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将诈骗信息发布出去,短时间内往往就会收益较大甚至巨大。

5、犯罪涉及面广。网络不受时空限制,故此类犯罪的犯罪地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被害人也可能分布在多个省市甚至多个国家、地区,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多个司法机关或者多个国家、地区对此类犯罪具有管辖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4: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金融犯罪相关文章
  • 骗取金融票证罪的主体与客体是哪些
    1、犯罪主体:通常是贷款人,但若担保人、银行职员等帮助贷款人出谋划策,掩盖真相、提供虚假材料等的,也可能构成本罪的共犯。2、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各种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证券、保险、期货、外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公司等。这里的安全,是指骗贷行为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与正常贷款相比处于相对不安全状态,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2024-05-04
    422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件中犯罪客体包括什么
    一、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包括什么1、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是指集体经营组织所拥有的所有权属于该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是指通过捐助或专项基金手段募集的用于扶贫或其他公益事业的慈善性质的款物;2、拟定的公共财物,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其中,根据本法第92条的规定,私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拟定的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虽然实际上属于公民个人,但是由于它们处于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
    2023-01-21
    307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故意。一、窃取信用卡信息罪前提窃取信用卡信息罪的前提:1、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别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指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别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二、非法泄露个人信息要怎么认定?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
    2023-03-07
    226人看过
  • 客体和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一、客体和主体的区别是什么1、客体和主体的区别如下(1)含义不同。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存在形式不同。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3)变化趋势不同。处于客体的事物,当作用于某一具体事物出现或者具体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衍化为主体的形态。处于主体的事物,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二、客体和主体的有什么联系1、在实践关系中,主体和客体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两者表现在,两者互相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3、主体和
    2023-08-08
    467人看过
  • 合同的主体由什么构成?
    一、合同的主体由什么构成(一)自然人,它既包括本国的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作为合同主体,但是本人不能单独签订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合同才能生效。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签订与本人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合同,对于超出本人年龄和智力的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才能生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签订合同。(二)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三)其他组织,是指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以外的单位或者机构。二、合同主体要有什么资格任何合同的订立都离不开订立合同的主体,也就是订立合同主体存在是前提条件,当这个前提条件不适格时,合同就会存在风险,想要通过合同关系得到相应利益的愿望就会落空。这样的不适格主要表现
    2024-01-09
    282人看过
  • 金融犯罪的主体的特点
    1、犯罪客体: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包括银行、货币、外汇、信贷、证券、票据、保险管理秩序等。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包括自然人、单位、公众等),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各种金融票证、有价证券、信用证、信用卡等)。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客观特征),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表现形式),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本身及其工作人员。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或者同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金融犯罪分类有哪些金融犯罪的分类是以金融犯罪特征与种类的确定性为前提。所谓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金融法规,以金融秩序为单一客体,触犯刑法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金融秩序是金融犯罪的必要客体,对于犯罪客体为简单客体的金融犯罪来说,金融秩序是单一客
    2023-02-27
    112人看过
  • 金融机构是否构非吸罪主体
    金融机构能够成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施者。这一犯罪类型,是指违背了国家对于金融管理方面的规范,擅自向社会大众吸收存款或通过其他类似形式将其变为类似于公众存款的形态,进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的行为。在实际案件中,倘若金融机构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非法手段进行公众存款的吸收,那么同样有可能被判定为犯下此罪。因此,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方式来开展业务活动,坚决避免超越法律所允许的界限和方式来吸收公众存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2024-08-01
    455人看过
  • 什么是版权,什么是主体和客体
    版权过去被称为版权。版权的本义是版权,即复制权。这是因为印刷在过去并不流行。当时,该协会认为农作物最重要的权利是印刷和出版的权利。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安娜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它开始保护作者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出版商的权利。1791年,法国颁布了《表演权法》,开始重视对作者表演权的保护。1793年,《作者权利法》颁布,作者的精神权利得到进一步重视。版权主体包括:(1)作者(2)其他公民,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继承人是指以赠与、继承、遗赠等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人和其他继承人3.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具有独创性且可以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特点1.作品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不是思想和情感本身2.作品应该是原创的3.表达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范畴保护对象(I)书面作品(2)口头作品(3)音乐、戏剧
    2023-05-07
    126人看过
  • 犯罪客体是什么,犯罪行为的客体是什么
    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是指刑事法律保护和侵犯犯犯罪行为的社会关系。确定犯罪对象,很大程度上可以确定犯了什么罪及其危害程度。如果行为人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则不能构成犯罪,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而是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什么票据诈骗罪往往是在金融票据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的,因而它的犯罪客体不仅包括他人财产权利,更影响了金融票据的信誉,妨害了金融票据的正常流通和使用,破坏了国家对金融票据业务的管理制度。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
    2023-08-16
    430人看过
  • 伪造公司印章罪该罪犯罪的主体和客体
    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所谓印章,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刻制的以文字、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专章,它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民事活动、行政活动的符号和标记。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印章,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侵犯国家机关的印章不构成本罪。
    2023-04-25
    293人看过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客体是
    一、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客体是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所谓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各种机构和人员参与其间,因此必须形成一定的法律秩序,否则,混乱不堪的金融活动就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金融活动都是通过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来进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担负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等重任,是联结国民经济的纽带,必须掌握在国家的宏观控制下。二、刑事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刑事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既遂的量刑处罚标准是: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023-04-14
    306人看过
  • 盗窃罪犯罪构成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一、盗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刑法》第264条:盗窃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2023-04-05
    194人看过
  • 犯罪主体客体在刑法中分别指什么
    犯罪的构成需包含四个主要层面:首先是犯罪主体,这是指实际施行犯罪行为之人;其次为犯罪主观方面,这是指犯罪主体对于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状况;再者是犯罪客观方面,这是指犯罪行为的具象体现;最后则是犯罪客体,这是指《刑法典》所着重维护且在犯罪行为中遭受损害的社会关系。《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4-05-06
    221人看过
  • 民事主体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的概念是什么
    一、民事主体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的概念是什么?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2、刑法犯罪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3、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二、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
    2023-04-13
    33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金融犯罪是指发生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的,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诸如洗钱、金融诈骗等均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所熟悉的金融犯罪类型。... 更多>

    #金融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分别是什么,犯罪构成有哪些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8
      犯罪构成的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比如盗窃罪的犯罪客体,就是公共财产或公民私人财产所有权;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就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即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比如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结果是破坏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关系;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结
    • 金融罪侵犯的客体是哪些主体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5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也可以是特殊主体。特殊主体必须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单位作为犯罪主体,也可以是一般主体或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 什么是金融诈骗金融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主体的,其构成特征有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金融诈骗金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主体的有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以及保险诈骗罪等5个罪名。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
    • 金融诈骗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主体的有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4
      金融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金融诈骗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主体的有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以及保险诈骗罪等5个罪名。 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
    • 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及犯罪客体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6
      犯罪主体是指依法实施危害社会、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指受中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庆祝,包括物质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