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直白的一点讲,拒执罪的这些犯罪嫌疑人的脸皮也是足够厚的,面对胜诉方不断的催促,甚至是在已经生效的法律判决书面前都仍然可以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很多第一次了解到拒执罪的普通民众会觉得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在和我国的法律体系叫板。那么,关于拒执罪司法解释具体是怎样的?
关于拒执罪司法解释具体是怎样的?
1、犯罪主体
拒不执行裁判罪是一种特殊主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定,有以下三种:
①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规定的曾有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自然人。
②被执行人是单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的主体。
③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妨碍执行和拒不执行的行为人。
这种人,因其不是被执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执行人或与被执行人事先通谋策划,事后共同参与并实施了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行为的,应认定为共犯。
2、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人民法院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所作出的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强制力,负有履行义务和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直接损害人民法院裁判和执行的严肃性,严重影响了法院裁判权威和执行权威,在破坏了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间接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3、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以满足自己或单位的非法利益。
4、客观方面
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其情节严重。“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实施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
具体罪名:关于干扰司法机关办案罪的司法解释
217人看过
-
关于拒执罪立法解释如何理解
420人看过
-
拒执罪司法解释最高院的相关解释是什么
430人看过
-
刑诉法司法解释关于管辖的具体规定
154人看过
-
关于抢劫罪司法解释怎么解释的?
63人看过
-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15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司法解释中关于拒执罪探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30关押期间,除律师外一般不许他人会见,也不能使用通讯工具。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
-
文山关于侮辱罪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2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行,只有向人民法院告诉者才会被处理,但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除外。 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根据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
-
玩忽职守罪最新司法解释里面关于这个罪具体是如何解释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4玩忽职守罪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论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
拒执罪司法解释全文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5关于想问一下拒执罪司法解释全文是什么,我做出了如下回答,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
-
关于合同法全部的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直接上网搜索,就目前而言存在以下解释: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1999年12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2月29日起施行。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2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