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准则,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做法人的抢劫可否违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准则,已违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违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限定,事实上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准则,即第一款是通常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准则;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可否具有,即法定的犯罪结果可否已经导致为准则。依照本条的限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准则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隶属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做法人所实施的做法,可否获到财物为准;当做法人的做法隶属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有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做法人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二、抢夺罪的既遂受什么处罚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虽然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刑法典第37条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处罚,免予刑事处罚:
第一,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属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第二,主动投案、全部退赃或者退赔的;
第三,被胁迫参加抢夺,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不可能构成抢夺罪。例如,债权人多去债务人的财物以抵偿债款或实现债权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不应以抢夺罪论处。
-
抢夺罪什么时候既遂
76人看过
-
既遂抢夺枪支罪的刑罚规定是什么?
165人看过
-
抢夺罪既遂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23人看过
-
如何处罚构成抢夺爆炸物罪既遂者
100人看过
-
未遂抢夺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437人看过
-
抢夺罪的既遂与未遂怎么区分
363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既遂抢夺爆炸物罪可以怎么处罚?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31、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质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 (二)盗窃、抢夺军用枪支的; (三)盗窃、抢夺手榴弹的; (四)盗窃、抢夺爆炸装置,危害严重的; (五)达
-
抢夺枪支罪既遂的处罚?,有哪些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6抢夺枪支罪既遂的处罚为:犯此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
抢夺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刑法》抢夺罪既遂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6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值得一提的是,抢夺罪是典型的数额犯,也就是说,构成本罪需要达到刑法规定的
-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4依照本条第1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盗窃、抢夺重要或者多件武器装备的,、抢夺军用物资数额巨大的,战时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的,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的,采取破坏等方法盗窃造成部队严重损失的,等等。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盗窃、抢夺多件重要武器装备或者大量武器装备的,盗窃、抢夺军用物资
-
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处罚标准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5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来进行处罚,是根据《刑法》第375条当中所做出的规定。这样的一种行为,已经严重的破坏国家对于武装部队证件的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