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可能。法官会根据利于孩子成长的需要判决一方抚养,也可以轮流抚养。抚养权的具体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诉讼时法官对于“哪一方更利于孩子成长”的认定,因此如果想要争取抚养权,应该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制定合适的诉讼方案,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具体的判定标准如下:
1、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2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2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法院在判决抚养权的时候是遵循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来的。因此夫妻之间想要争夺抚养权的就应该积极的列出证据证明自己有条件抚养孩子。比如说家住的离学校比较近的可以证明孩子今后可以就近入学等。
离婚后孩子监护权归属如何确定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可以说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父母都有。
-
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归属:如何保护孩子的权益?
403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属于妇女。这个人有权退货吗
277人看过
-
再婚带孩子的监护权属于谁
249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属于母亲,有没有影响
402人看过
-
离婚后监护权归属:谁有权照顾孩子?
57人看过
-
监护权变更: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
143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离婚后另一方属于监护人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9离婚后另一方依然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子女关系依亲权而产生。父母离婚的,不代表子女和父母之间法定权利义务的终结,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归其中一方,但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无孩子离婚后是否属于监护人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12父母离婚后,没有抚养权一方还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 因此,监护权不因离婚而丧失,相反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同时也应当通过支付抚养费,行使探视权等教育、抚养权利来间接的实现监护权。
-
夫妻离婚,放弃孩子监护权的一方只享有探视权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6离婚后,一方放弃孩子监护权,并不表示其放弃了探视权,探视权是法定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
再婚带孩子的监护权属于谁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31、再婚带孩子的监护权仍然归该子女的亲生父母亲。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离婚,不会改变对孩子监护权的行使,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是法定监护权,并且只有在父母丧失监护能力或者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权才会发生改变。父母离婚改变的是对孩子抚养权的行使。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父母
-
双方离婚后一方只有孩子一方的抚养权可以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27有权看望。 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直接抚养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