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不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应税所得包括以下11类: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自然人)因对方违反经济合同而取得的违约金,属于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补偿性收入,因此,对该项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怎么交税
个人转让股权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如下:
1.个人转让股权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按次征收;
2.股权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股权转让收入减去取得股权所支付的金额并减去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后的2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三、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n(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n(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n(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
个人取得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违约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455人看过
-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违约金可以扣除吗
345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有几个档次,个人所得税包含工资、薪金所得吗
25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2023年
482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设置扣除比例怎么填,个人所得税扣除比例
127人看过
-
教师合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吗
176人看过
-
合同违约金企业所得税能在之前扣除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6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63号文件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填报说明:《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第19行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的损失,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 根据上述文件企业遇到罚金、罚款应对发生的业务进行详细判断,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行政性罚款,其大多依据的是国家法
-
违约金所得税是否可以扣除?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02违约金所得税可以可以扣除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纳税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的违约金,在缴纳税款时,这个违约金是可以扣除的。
-
违约罚金可否作所得税税前扣除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个人取得合同违约金交税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4个人取得合同违约金不需要交税。根据税法规定,个人(自然人)因对方违反经济合同而取得的违约金,属于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补偿性收入,因此,对该项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
税前扣除合同违约罚则合同违约要扣税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1合同当事人行使定金罚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定金的书面约定,包括定金的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的20%)、定金的支付期限、定金的性质; 2、定金已经支付,否则定金合同不生效; 3、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则,受定金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