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主体
拒不执行裁判罪是一种特殊主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定,有以下三种:
①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规定的曾有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自然人。
②被执行人是单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的主体。
③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妨碍执行和拒不执行的行为人。
这种人,因其不是被执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执行人或与被执行人事先通谋策划,事后共同参与并实施了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行为的,应认定为共犯。
2、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人民法院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所作出的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强制力,负有履行义务和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直接损害人民法院裁判和执行的严肃性,严重影响了法院裁判权威和执行权威,在破坏了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间接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3、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以满足自己或单位的非法利益。
4、客观方面
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其情节严重。“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实施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主要是针对刑法当中规定的拒执罪的具体构成要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犯罪嫌疑人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能够按照拒执罪论处的。而且拒执罪侵犯的对象除了当事人以外,更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我国法律部门的权威地位,这等同于对法院的判决视若无睹的心态。
-
拒执罪司法解释最高院的相关解释是什么
430人看过
-
拒执罪如何让检察院立案,相关法律规定
285人看过
-
拒执罪自诉单位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154人看过
-
法院与公安拒执罪相关法律依据有哪些?
438人看过
-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拒执罪好不好立案
182人看过
-
法院已经判决但不执行的相关规定有什么?
370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拒执罪立案标准有什么相关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人民法院依法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应当折抵刑期。
-
暴力抗拒执法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有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0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款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拒执罪公安为什么不立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10公安对拒执罪不立案的原因有: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 4.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5.办案单位之间对拒执罪的理解存在分歧; 6.办案单位之间协调不畅; 7.执行参与主体问题突出; 8.执行案件存在瑕疵。 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
-
相关法律规定自诉拒执罪的行为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30法律分析 当事人应经下列程序来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构成拒不执行裁定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法院抚恤金执行是有什么相关规定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1抚恤金、丧葬费性质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一样的。死亡赔偿金是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的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收入损失的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抚慰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第1款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第3款规定“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