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犯罪特点来决定证据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4 17:22:05 500 人看过

1、盗窃罪发案率高,情况复杂,各类盗窃罪因其作案地点、手段、目标、对象、作案人员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盗窃罪中的直接证据一般只有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2)现场痕迹是盗窃罪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据。

(3)证人证言比较真实可靠且易获得。

(4)认定盗窃数额的证据在实践中多有争议。

(5)派生证据是盗窃罪证据中的重要内容。

(6)视听资料证据在盗窃罪证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盗窃罪证据中,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直接证据外,其他种类的证据多为间接证据,并对证明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情况下,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盗窃罪证据标准,是依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规范认定盗窃罪具体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实盗窃罪犯罪事实构成应当具备的证据要素和证据要求程度的规则和尺度。它对认定盗窃罪的证据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提出要求,只有符合盗窃罪证据标准的案件才能定罪,是一种认定盗窃罪的最低证据标准。

3、设计某一类具体犯罪的证据标准应当兼顾两个方面:其一,证据标准应当准确、全面、合法。其二,证据标准应当适合司法活动的工作特点和司法人员的思维规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方便司法工作人员使用。因而,制定盗窃罪的证据标准,应以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为主线,以刑事诉讼证据种类为表现形式。

一、从证明对象的五个方面确立证据标准

(1)主体证据。应包括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2)

行为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在具体时间、地点及位置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有关知情人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秘密窃取方法实施盗窃行为的证词;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盗窃行为时所穿戴的手套、鞋子以及犯罪工具、赃款、赃物等物证的实物及照片和有关物证、痕迹检验报告;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到达盗窃现场的毛发、指纹、脚印以及其他遗留痕迹的技术鉴定结论;证明赃物价值的鉴定结论;证明收缴赃款、赃物、犯罪工具等物证的搜查笔录、扣押清单;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特定手段进入现场及从特定位置窃取特定物品的现场照片、现场勘查图以及现场勘查笔录;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盗窃行为的视听资料。

(3)结果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失窃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于窃得物品的供述,证人关于财物被盗的证言,有关部门关于财物被盗的证明,行为人销赃时所派生出的有关证据如买赃人陈述,典当行收据,盗窃信用卡后的提款记录,盗窃文物后出卖、出境的证据;盗窃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的失窃证明等;未遂和中止的结果证据。盗窃未遂只有情节严重时才构成犯罪,要有证明犯罪对象是巨额现金、国家珍贵文物或贵重物品的证据,同时要有证明行为人确实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造成财物损失的证据。

(4)主观证据。应包括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占有、使用、出售、出租、出借赃款、赃物的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承认盗窃犯罪事实的供述等。

(5)

情节证据。定罪情节证据应当包括价格鉴定、物品发票等,对于盗窃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案件,还应当包括公私财产损失证据、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及其他严重情节的证据;量刑情节证据,应当包括有关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被盗单位性质、行为人作案方式、行为人以往有无前科、被害人情况、被盗物品性质、损失情况等证据。当然,这些盗窃罪证据标准及证据要素,并不要求每一个案件都全部具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1: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证据标准与毒品犯罪定罪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对于毒品犯罪的证据标准,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方面。对于犯罪主体,通常来讲证据要求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从户籍、身份证、个人履历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证件来进行认定。犯罪客观的毒品犯罪的形式多样,证据主要是参考物证。还需要犯罪人看是否属于再犯以及加重处罚、是否有减轻处罚等证据。证据标准问题:原告提供的证据能证明相邻关系的存在,但尚不能证明相邻损害发生的事实。原告递交的证据得不出清楚明确的损害结论,只有主观推断,没有证据支持。法律规定,法庭的职责并非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实施危害不动产安全的事实,法庭也不负责宣告这些事实是否确已发生,法庭只判断案件中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是否达到足以支持其诉求的标准,是否达到必须拆除相邻房屋的标准,这是法律事先设定的证据标准。原告现有证据缺乏可信度,与法律规定证据的质量规则相差悬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
    2023-06-30
    428人看过
  • 我国现行公诉证据标准的有什么特点
    1.从法律对证据标准的要求看,提起公诉与侦查终结及法院判决一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就提起公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对侦查终结的要求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项就法院有罪判决作出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程序是分阶段作出规定。上述规定说明,在一审程序的侦查、起诉、审判这三个基本阶段,就证据问题的结论性要求是一致的。有的人认为,公诉标准与判决标准有程度上的区别,因为公诉标准前面使用了“检察机关认为”这样的具有主观色彩
    2023-06-14
    197人看过
  • 我国过失犯罪有哪些特点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如下:1、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2、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3、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一、过失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吗?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否则不受刑罚处罚。同时过失犯罪在量刑时,直接根据过失犯罪的具体类型定罪处罚,不需要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犯罪有影响政审吗过失犯罪影响政审。法律规定,过失犯罪是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后,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因此过失犯罪影响政审。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别是什么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最大的区别如下:1、
    2023-06-25
    154人看过
  • 认定犯罪事实的直接证据标准
    根据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在案件存在直接证据,而该直接证据又能够证明被告人全部犯罪要件事实的情况下,唯有通过其他间接证据对该直接证据真实性的有效印证,方能达到法定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单独一个直接证据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证据,以直接证明的方式对案件的主要事实起到证明作用。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以推论的方式即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
    2023-08-15
    109人看过
  • “微信”证据的特点
    1、载体特殊性微信证据的载体是手机等电子设备,而传统数据载体多为纸张等。如若载体不存在或者被损坏了,微信中存在的证据就可能丢失。所以微信证据依赖于一定的电子载体,并且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再现。微信证据中的音频证据、文字证据、图片证据都需要借助一定载体或者经过转化后展现出来,证明案件事实,否则,不能为人所知,无法达到证明作用。2、可转化性微信证据存在于微信平台上,通常要经过转化才可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在电子设备中存在的某些电子信号物化并展现出来。这个物化或者转变的过程就是微信证据的转化。物化主要指将虚渺的微信证据中的文字或者图片转移在纸质上,用以案件证明。转变是指将微信证据中的语音证据存储在其他电子设备上,用于转移和保存。3、开放性微信作为公共的聊天社交平台,经过注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经过统计,目前在我国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
    2023-06-06
    323人看过
  • 故意犯罪定义及特点
    故意犯罪的概念: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这一结果,因此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故意犯罪,必须主观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允许这种结果发生。这是故意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故意犯罪的要求后,构成什么样的犯罪将结合不同犯罪的具体要求,任何犯罪都是具体的,其构成要求不同,盗窃不同于欺诈,故意杀人不同于故意伤害,在于其有法律规定的具体要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和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的联系与区别应当区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和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有联系也有区别。故意犯罪的过程,是指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空上的表现。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段落。故意犯
    2023-07-18
    154人看过
  • 传来证据的特征
    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按照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证据材料传抄、复制、转述的次数越少,失真的机会就越少;反之,失真的机会就越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原始材料的证明价值大于传来证据材料的证明价值。在传来证据材料中,中间环节少的材料的证明价值大于中间环节多的。言词证据材料和实物证据材料都是如此,只是信息质量丧失的原因和条件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在查清案件事实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应当尽一切可能和力量收集原始证据,对属于传来证据的材料,应当查明其来源出处,并向亲自感知案件事实的人员了解情况,或取得物证的原件。在积极获取原始证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来证据。传来证据在办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审查原始证据是否真实的手段;(3)在无法获得原始证据时,可用以证明案件的次要事实和情节;(4)可以强化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运用传来证据时,除遵守一般的证明规律以外,还
    2023-04-21
    373人看过
  • 实物证据有什么特点,实物证据的特点有哪些
    一、什么是实物证据凡表现为一定实物的证据叫实物证据。实物证据多以物品或痕迹等实在物为其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法定证据种类中,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等都属于实物证据。二、实物证据有什么特点1、实物证据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失真证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且往往伴随着案件的发生而形成,一般难以,不像言词证据那样易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虚假或失真;而且实物证据在很多情况下是经司法和执法人员勘验或搜查、扣押而到案的,一经发现和提取,即加以妥善保存、固定和保全,它们是证实案情的有力证据。但是.j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份如风吹日。晒、雨漱潮湿、沙埋、水淹等等,有可能使实物证据变形、腐烂或者挥发j丧失,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某些实物(例如气味或其他挥发性物质)更是转瞬即逝,时过境迁就可能永远灭失而不能再成为证据,这又是实物证据本身所具有的弱点。2、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一般是静态的、片
    2024-01-26
    234人看过
  • 盗墓犯罪特点以及量刑标准是什么
    盗墓属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3)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4)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一、【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
    2023-04-06
    171人看过
  • 林业犯罪的定罪标准和判决标准
    1、盗伐林木2—5立方米或幼树100—200株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0—50立方米或幼树1000—2000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200立方米或幼树5000—1000株处7年以上有期并处罚金。2、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收购20立方或幼树1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2立方以上或5株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收购100立方或幼树5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5立方以上或10株以上;收购200立方或幼树1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10立方以上或20株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均应立案林业犯罪追诉期限一般的犯罪经过下列期限,相关机关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
    2023-07-04
    491人看过
  • 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规定
    1.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规定是什么?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规定:运用传来证据时,除遵守一般的证明规律以外,还应该遵守以下相直的特殊规则:(1)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用传闻、转抄或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3)在只有传来证据时,不能轻易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2.传来证据的证据能力是什么?传来证据不是原生于案件真实的证据,而是经过传抄、复制、转述等中间环节后形成的"第二手材料"。它是通过原始证据所派生出来的证据。比如物证、书证的复制品,证人转述他人告知的案情,视听资料的复制品等等。证人转述他人告知的案情必须说明其来源。没有确切来源的道听途说不能成为证据,也就不能成为传来证据。坚持以证据事实的来源为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标准,不能以证据的真实程度作为划分标准。应当是先有标准,然后再判断证据的真实程度。摄影、录像、录音等是司法人员在收集证据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2023-05-01
    183人看过
  • 一般来说传销犯罪定罪标准
    一、一般来说传销犯罪定罪标准我国《刑法》中对于构成犯罪的传销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如下: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传销和非法传销的区别是什么1、销售目的不一样传销是拉人头入伙,直销是销售产品。2、从入职要求来判
    2024-01-29
    199人看过
  • 石家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特点
    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为参照有关国际标准设计制作的卡式证件,内部嵌有非接触式集成电路芯片,存储持证人个人资料及证件、签注签发管理信息,采用成熟的数字安全防伪机制进行保护,印制过程中还使用了多项物理防伪技术,防伪能力明显增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启用后,往来港澳签注不再采取贴纸的方式,而是直接打印在证件背面(可以重复擦写)。内地和港澳地区口岸查验部门查验时不再加盖验讫章,签注使用情况由计算机信息系统记录管理,有需要的持证人可向内地及港澳地区主管部门查询签注剩余次数等信息。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由“本”变“卡”从外观上看,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为参照有关国际标准设计制作的卡式证件,往来港澳签注也不再采取贴纸的方式,而是直接打印在证件背面,且可以重复擦写。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正面、背面分别印有线描写意手法的长城和紫荆花、莲*团,辅以传统祥云装饰纹,使用了双色套印、光变油墨、微缩印刷、纽索、劈线等十几项物理防伪技
    2023-05-10
    453人看过
  •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特点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和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品的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人注册同样的商标。注意是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的商标,不仅要商品相同还要使用的商标相同。这也是本罪的本质特征。本罪的构成特征:第一,犯罪主体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和依法成立的单位;第二,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合法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第三,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且以营利为目的;第四是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且情节严重。一、知识产权犯罪认定的标准是什么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所侵害的客体为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情节严重之行为。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
    2023-03-14
    13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特点以及量刑标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2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特点有哪些?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多为被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一起共同阻挠、妨害、抗拒执行的其他人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执行能力
    • 民事诉讼特点的举证证据来源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6
      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 1、客观真实性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2、证据的关联性指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 3、指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 法律依据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及特点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08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
    • 犯罪过失的种类和特点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12
      犯罪过失种类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间接证据有什么特点和特点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8-04
      1、间接证明具有依赖性。间接证据有相互依赖的特性,任何一个间接证据都只能从某一个侧面证明案件的某一个局部的情况或某些个别情节,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必须依赖其他证据,并结合起来组成完整的证明体系,形成一条证据锁链,才能具有证明作用。 2、间接证据具有关联性。任何一个间接证据的证明意义,都是由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以及与其他证据在证明过程中相互结合所决定的。只有与其他证据以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