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从业人员需注意的六个方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09 19:50:07 303 人看过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需遵守“六不准”规定,包括不准违法违规办理社区服刑人员执行变更事项、不准违法违规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不准徇私枉法办理调查评估案件、不准收受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亲友的财物和宴请、不准泄露社区矫正工作秘密、不准隐瞒不报影响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的重要情况、重要事件。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需要遵守“六不准”规定。这六项规定包括:

1.不准违法违规办理社区服刑人员执行变更事项。

2.不准违法违规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

3.不准徇私枉法办理调查评估案件。

4.不准收受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亲友的财物和宴请。

5.不准泄露社区矫正工作秘密。

6.不准隐瞒不报影响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的重要情况、重要事件。

社区矫正六项禁止

社区矫正六项禁止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禁止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禁止在社区矫正期间从事特定活动、禁止接受他人金钱、礼品等贿赂、禁止纵容他人违法犯罪活动和禁止泄露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这些禁止旨在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保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然而,一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执行社区矫正任务时,却未能严格遵守这些禁止。他们利用社区矫正对象的通讯工具与外界保持联系,甚至泄露对象的个人信息。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还可能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失败,损害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因此,对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来说,遵守社区矫正六项禁止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保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任何违反禁止的行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需要遵守“六不准”规定,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八十五条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4: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社区矫正需要几方担保人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后进行社区矫正的,是不需要担保人为其担保的,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一、社区矫正需要遵守哪些规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第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第十五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
    2023-03-25
    95人看过
  • 社区矫正解除后的注意事项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后,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的活动。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后,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的活动。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2、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社 区 矫 正 宣 告 后 需 注 意 的 问 题社区矫正宣告后需注意的问题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监督和教育,促进其改过自新。然而,社区矫正宣告后,犯罪分子仍需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刑罚的有效执行和社会的安宁。首先,犯罪分子应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按时完成指定
    2023-09-13
    91人看过
  • 缓刑人员怎样社区矫正
    一、缓刑通过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2003】12号),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5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023-02-25
    364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如何减刑?
    一、社区矫正人员如何减刑?对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行政机关按照以下程序提请减刑:1、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根据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和《提请减刑审核表》,连同其他材料报送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2、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核,认为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在《提请减刑建议审核书》签署意见,向地(市)级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减刑,并移送下列材料:(1)《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2)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3)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4)奖惩审批表等;(5)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3、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二、社区矫正的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称为社区服刑人员
    2023-04-15
    248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如何减刑
    对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行政机关按照以下程序提请减刑:1、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根据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和《提请减刑审核表》,连同其他材料报送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2、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核,认为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在《提请减刑建议审核书》签署意见,向地(市)级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减刑,并移送下列材料:(1)《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2)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3)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4)奖惩审批表等;(5)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3、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一、取保候审是社区矫正人员吗不是。但是取保候审人员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加入社区矫正
    2023-03-27
    55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能上班吗
    社区矫正期间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工作生活,不可以长期外出务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第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一、缓刑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
    2023-03-31
    1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注意事项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第一,法院通知你在哪里矫正?不一定是回老家第二,请记住你自己的身份——罪犯!不要对法律讨价还价!第三,醉驾缓刑最多就是六个月,六个月都无法克服“困难”,服从规定?!第四,社区矫正人员要每月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定期电话或者当面汇报近期情况!而且必须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工作生活,不得擅自外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
    •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需要注意什么,社区矫正人员外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3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必须向当地司法所请假,经批准后方可外出,没有批准外出的,司法所会给出警告,警告到达一定次数经裁定后会被收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3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必须向当地司法所请假,经批准后方可外出,没有批准外出的,司法所会给出警告,警告到达一定次数经裁定后会被收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 社区矫正人员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我国还没有试行社区矫正,没有考虑到充分运用减刑的手段激励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问题。一、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
    •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担任社区矫正人员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4-25
      社区矫正,这是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而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被判处管制、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申请减刑。社区矫正人员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