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规定如何离婚
《民法典》规定,如果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即可领取离婚证。不能登记离婚的,可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应进行调解,调解无效,且确认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民法典规定婴儿十几天离婚如何判
婴儿十几天离婚的判决方式:关于子女抚养权,一般需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即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但女方存在严重疾病、虐待子女等不宜扶养子女的情形,男方可优先取得抚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民法典规定离婚转移财产如何处理
离婚转移财产的处理方式为:若认定该财产系夫妻共同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若该财产系转移方个人财产的,另一方无权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离婚如何依照民法典规定进行
315人看过
-
民法典司法解释如何规定离婚赔偿?
443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定义和规定复婚?
78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规定婚内出轨
10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如何取证
470人看过
-
民法典规避债务离婚协议如何认定
346人看过
-
民法典离婚户口迁移如何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041、留着原地 其实离婚与户口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我国的法律在离婚与户口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为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纠纷,一般来说是建议迁走户口的。 2、迁回原籍 不管夫妻双方是诉讼离婚还是协议离婚,都需要凭法院的判决书和离婚证到有关部门办理户口相关手续,只要原户籍地同意,是可以把户口迁回原籍的。(也就是说,农村的出嫁女在离婚后,还是可以迁回原籍,属于集体成员可以获得土地) 3、再婚后迁
-
民法copy典规定想离婚如何找律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14一方婚前买的房子,全额付款,办理完产权证后与另一方结婚。婚后感情不和,一方提出离婚,另一方要求分割房产。像这种案件,您只需花几百元咨询一下律师,了解诉讼程序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可以了。基本上若没有另外约定,房产肯定是一方婚前财产,离婚时是不需要分割的。
-
民法典离婚如何判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3人民法院先会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能和好的,制作调解书后不用判;如果调解无效,如果感情确已破裂的,判决准予离婚;如果一方有重婚等情形的,无过错的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对方进行损害赔偿。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管辖法院如何确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06离婚诉讼管辖法院1、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2、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3、被告被劳动教养或者被收监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
-
离婚民事诉讼民法典规定离婚精神赔偿如何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离婚期间一方有下列过错情形之一的,无过错方有权通过诉讼的方式请求损害赔偿,但需要提供过错方有过错的证据: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