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内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1 20:22:19 119 人看过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时,都不得进行与事实不符的宣传、评价及报道。

(2)公民的个人隐私交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向社会公开。

(3)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名誉。

(4)向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对某人进行检举、揭发,不得捏造犯罪事实以陷害他人。

一、公民的名誉权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二)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

二、什么是诬告罪的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我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提高为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客观要件: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的、书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实,既不告发,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则不构成本罪。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如果没有特定对象,就不可能导致司法机关追究某人的刑事责任,因而不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当然,特定对象并不要求行为人点名道姓,只要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是谁就构成诬告陷害罪。至于被诬陷的对象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还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诬告而受到刑事处分,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属于对象不能犯,仍构成诬告陷害罪。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但是,如果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要从重处罚。本罪的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成为刑事侦查的对象或卷入刑事调查或刑事诉讼就构成犯罪既遂。被诬告人是否因此受到刑事处罚,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在捏造事实,一向有关机关或单位告发就会产生被告发人遭受刑事追究的危害后果,但仍决意为之,并且希望这一危害结果发生。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有的是挟嫌报复、栽赃陷害、发泄私愤;有的是名利熏心、嫉贤妒能、邀功请赏:有的是居心叵测,排除异己,欲取而代之;有的是嫁祸他人,以洗刷自己、摆脱困境;等等。但不管其动机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三、诽谤与名誉侵权的区别

(一)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三)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

(四)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五)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0日 0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新《民法典》名誉权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名誉权的定义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名誉侵权的形式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
    2023-04-17
    182人看过
  • 名誉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就总体上而言,名誉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二)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名誉权侵权赔偿多少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除应考虑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外,还应当有适当的标准。(一)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二)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加害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受害人能够谅解,就说明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三)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受害人谅解而加害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受害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
    2023-02-18
    210人看过
  • 公司名誉权保护问题涉及哪些法律
    一、公司名誉权保护问题涉及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
    2023-05-23
    164人看过
  • 保护名誉权的保护条款有哪些?
    一、保护名誉权的保护条款有哪些?保护名誉权的法律规定主要在《民法典》当中:《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第一千零二十六条【合理核实义务的认定因素】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三)内容的时限性;(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第一千零二十八条【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第一千零二十九条
    2023-05-06
    101人看过
  • 名誉权和死者名誉的保护有什么联系
    1、法律赋予死者近亲属诉讼权是名誉权和死者名誉的保护的联系,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已明确,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又将以往仅就死者名誉权的延伸保护扩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荣誉、隐私以及死者的遗体、遗骨等方面。由此可见,对死者的名誉权乃至姓名、肖像、荣誉、隐私等人格、身份权的保护,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2、法律赋予死者近亲属诉讼权,是基于死者名誉维护权的延伸,死者近亲属行使这种权利是一种新的权利,与死者继续存在名誉权即原权利是不同的,这种权利不仅反映在程序上,也反映在实体方面,它是随着行为人侵犯死者名誉权同时又独立侵犯死者近亲属名誉权而产生的,所以死者的近亲属行使了维护死者名誉权的同时,也维护自身的名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一、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一)侮辱
    2023-04-02
    120人看过
  • 名誉包括哪些内容
    精神损害赔偿
    就总体上而言,名誉权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名誉保有权。即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名誉处于最佳状态的权利;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名誉维护权。即指名誉权人维护自己名誉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3、名誉支配权。即指名誉权人对于名誉权所体现出来的利益所享有的支配权。一、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及责任(一)名誉受到损害。名誉因他人侮辱、诽谤而导致权利人社会评价降低,只要侵权行为为第三人知悉,即可认定为名誉受损。(二)精神损害。权利人因其名誉权受损,社会评价降低而遭受的精神痛苦。(三)财产损失。权利人为制止侵权,恢复名誉所导致的财产损失及由此导致的间接财产损失,如法人因名誉受损而导致产品滞销。侵害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依据有关法律,侵害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
    2023-03-01
    129人看过
  • 死人的名誉权保护期限
    逝者的名誉权在任何时间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这里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应包括保护死者名誉权,这点已为我国司法实践所证实。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已明确,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又将以往仅就死者名誉权的延
    2023-02-25
    131人看过
  • 合法追债的答辩状内容不会损害名誉权
    一般答辩状的内容有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而关于合法追债不属于侵犯名誉权的答辩中需要针对侵犯名誉权构成要件之一的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进行反驳,即答辩状中要提出合法追债不属于实施了侮辱、诽谤、减损他人信用等毁损名誉加害行为的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论证。约定追债不能找配偶是否有效约定追债不能找配偶是有效的。债权人对一方婚前个人债务向债务人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对于婚后一方的个人债务,夫妻一方与对方约定的,即使不认定为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也不应向债务人配偶主张债权。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有效,但夫妻一方与对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的对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
    2023-07-04
    207人看过
  • 名誉权的含义,表现和内容是什么
    含义: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表现:常见侵犯名誉权的表现(一)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根据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二)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筹划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
    2023-06-28
    173人看过
  • 名誉侵权案件分析内容是怎样的
    在中国足球打假反赌的大背景之下,曾经的朋友反目成仇,陈某和《某报》之间的名誉侵权案,成为大时代中一个插曲。但这个案件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新闻人物状告媒体侵害名誉权的典型。“说我开盘坐庄,拿得出证据吗?”在一度提出“赏金百万,公平进行一场拳赛”无果后,陈某愤怒地公堂相见,刘某、李某、吴某和某报社成为被告。旧年农历腊月廿九,陈某将一纸诉状递到广州市荔湾区法院,将《某报》及三个作者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刘某、李某、吴某和某报社停止侵权,在全国各主要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以恢复原告的名誉,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精神损失50万元。刘某、李某、吴某于本周二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刘某说:“要求我们在接到传票之后15日内到法院进行答辩,但我们仍没有跟律师商量答辩的事。”至于对于案子的前景,无论刘某还是李某都不愿做出任何评论。当然,对《某报》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卷入官司。而曾经的老友如今终于对薄公堂,也令吾等圈中人士徒添
    2023-06-01
    410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构成要求的主要内容
    一、侵害名誉权构成要求的主要内容(一)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行为人行为违法,行为人实施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三)存在损害后果。如公民因加害人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为导致商誉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终止等。(四)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二、怎样确定侵害名誉权(一)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二)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三)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四)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
    2023-05-06
    384人看过
  •  分析司法实践中的法人名誉权保护
    这段内容讲述了法人遭受侵犯名誉权时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道歉赔礼,并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如果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如果法人遭受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被侵权的法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且必须向侵权人道歉赔礼。此外,侵权人还必须在侵权行为所影响的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侵 犯 法 人 名 誉 权 法 律 解 析 : 精 神 损 失 赔 偿 与 法 院 起 诉 处 理侵犯法人名誉权是企业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精神损失赔偿和法院起诉处理是侵犯法人名誉权的主要法律手段。首先,精神损失赔偿是指因法人名誉权受到侵犯而导致法人遭受精神损失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的规定,受害法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必
    2023-09-11
    280人看过
  • 保护烈士名誉权法条有哪些
    一、保护烈士名誉权法条有哪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损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市场监督管理、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发现前款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第二十三条网信和电信、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对网络信息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发布或者传输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
    2023-04-13
    195人看过
  • 名誉权有最长保护期吗
    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因此,除了我国宪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规很重视这项权利的保护之外,《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在确认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同时,又以禁止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023-05-09
    127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法律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0
      一般公众人物的名誉权法律是怎么来保护的?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同一般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是有差异的,但本质上还是体现了社会事务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密之间的均衡关系
    • 什么是名誉权,保护名誉权的法律依据是如何样的呢?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2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名誉权受损法人的名誉权保护的时间是多久?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2
      ①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②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向社会公开和传播;③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④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损害其名誉。
    • 妇女权益保护法妇女名誉权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呢?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6
      妇女权益保护法中提及到妇女拥有名誉权,名誉权神圣而不可侵犯,一旦侵犯可以利用一定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
    • 名誉权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概念及内容是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04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包括未成年公民的确项基本权利,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更有义务来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犯了错误,学校老师首先要进行教育,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学生赶出校门。随便开除学生,是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是法律所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