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诈骗不知情可以提供自己未与实施诈骗的人员进行信息沟通的相关物证、实施诈骗的过程当中自己未在场的录像、相关人员的证言来证明。
1、如果诈骗真的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也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2、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该知情两种,如果属于后者,那么嫌疑犯就是共犯,是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加重情节包括,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相关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一、故意伤害罪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7年修订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7]7号),2017年4月1日实施。
量刑标准: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加重情节:
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故意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
这个诈骗案件中的不知情者,需怎么证明不知情
79人看过
-
公司诈骗应该怎样证明员工不知情
224人看过
-
如何证明自己不知情参与诈骗
328人看过
-
法律规定如何证明诈骗不知情?
123人看过
-
诈骗怎么证明自己不知情,诈骗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388人看过
-
证明诈骗行为时如何确保不知情?
299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诈骗案怎样证明他人不知情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31如果确不知情的,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被害人如何指控等。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共共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
-
这个诈骗案件中的不知情者, 需怎么证明不知情?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9如确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道不仅取决于我如何供述和辩护,还取决于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受害者如何指控。是否知道包括真正的知道和应该知道。若属应知情,同样构成共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
不知情的诈骗怎么办怎么用法律证明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2若当事人欲证明自身对诈骗案件的内容不知情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侦察机关提交相应的证据,比如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如何签合同才能证明不知情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31、合同当事人要证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的,可以提供相关的人证、物证等证据,证明合同是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是侵犯自己利益的。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这是视为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在撤销权人撤销之前是有效的。
-
不知情的情况下帮诈骗犯代取了,也有证据能证明我不知情,这种情况构成诈骗罪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30不知情的证据确凿的话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 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金额方面的具体划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