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证明诈骗是不知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17:16:55 99 人看过

证明诈骗不知情可以提供自己未与实施诈骗的人员进行信息沟通的相关物证、实施诈骗的过程当中自己未在场的录像、相关人员的证言来证明。

1、如果诈骗真的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也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2、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该知情两种,如果属于后者,那么嫌疑犯就是共犯,是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加重情节包括,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相关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一、故意伤害罪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7年修订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7]7号),2017年4月1日实施。

量刑标准: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加重情节:

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故意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14: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不知情情况手机卡被人盗用诈骗,被拘留了怎么证明自己不知情
    一、不知情情况手机卡被人盗用诈骗,被拘留了怎么证明自己不知情首先,你得把话说清楚,说明你遇到的那起诈骗案子是个啥情况以及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这个就好像你得用最简单明了的话语告诉大家,你是真的不知道那是个骗局,而且你也没想过要去参与其中。其次呢,你得找些人来为你作证,或者说提供一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你当时确实是什么都不知道。比如说,你可以让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出来帮你说话,他们可以证明在那个骗局发生之前,你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更别说你会故意去参与了。当然,你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证据,比如你和那些骗子之间的通话记录之类的,这样就能证明你跟那个骗局其实没什么关系。再者,你得证明你自己根本就没有做那种诈骗案子所需的条件或者能力。也就是说,你得证明你自己根本就不懂那些专业知识、技能或者能力,所以你不可能去策划或者组织那样的骗局,你只是被别人给利用了而已。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证明你自己是真的不
    2024-07-14
    161人看过
  • 诈骗知情不报是什么罪
    法律综合知识
    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被害人如何指控等。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共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2024-05-16
    235人看过
  • 诈骗不知情能判缓刑吗
    一、诈骗不知情能判缓刑吗诈骗罪能缓刑的条件: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5、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都可能成为缓刑考虑的情节。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二、电信网络诈骗从重处罚的情形1、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2、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3、组织、指挥
    2023-04-14
    487人看过
  • 一般诈骗罪怎么才证明无罪
    1、事实认定错误或法律适用错误的无罪(一)客观方面不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二)主客观方面均不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三)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不属于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2、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无罪(一)主观方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客观方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三)主客观方面均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四)证据未达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没有形成完整证据链,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一、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
    2023-03-02
    307人看过
  • 不知情带毒品怎么证明
    法律综合知识
    不知情带毒品的,应当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提供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证据证明。但一般是由公安机关侦查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证据。不知情带毒品怎么证明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022-07-06
    278人看过
  • 不知情帮信罪怎么证明
    法律综合知识
    一、不知情帮信罪怎么证明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嫌疑人被指控不知情的情况,须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寻找并确立证据加以证明。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相关的目击者或知情人,他们的证词可以直接或间接表明当事人在此次案件中确实处于无知或是无法亲自参与的状态;此外,如果有相关的实物证据,例如监控录像、录音等,能够明确地证明当事人在案件发生时并不在场,那么这也同样可以作为证明当事人对此事毫不知情的有力证据。在处理涉及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刑事案件时,所有的案件事实都必须得到充分且确凿的证据支持。证据问题无疑是整个诉讼过程中的核心所在,在每一个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借助于证据以及由证据构成的完整证据链条,尽可能真实地重现事件的全貌。只有基于充足的证据所做出的裁决,才可能被视为公正合理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
    2024-04-23
    204人看过
  • 怎样界定不知情诈骗
    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被害人如何指控等。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共共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定义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款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认定诈骗罪的特征有:1、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2、客观主要表现为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3、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的行为;4、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2023-07-06
    359人看过
  • 诈骗不认罪怎么证明
    进行无罪辩护。根据诈骗罪的定义和基本构造可以归纳出诈骗罪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无罪辩护:1.行为人未实施欺骗行为。诈骗犯罪属于故意犯罪,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必须出于故意,如果因为行为人自身的认识错误进而导致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则由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其行为不属于实施诈骗行为。2.相对人未陷于错误认识,即处分财物与欺骗行为之间无因果关系。诈骗罪中相对人处分财物的原因必须是由于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导致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3.相对人无财产损失。4.行为人无非法占有目的。一、欠债跑路属于诈骗罪吗不属于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欠钱跑路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且行为人的行
    2023-06-25
    220人看过
  • 公司诈骗怎么判断不知情
    一、公司诈骗怎么判断不知情面对日益增多的金融公司欺诈事件,我们注意到许多身处于此行业中的员工对此产生了担忧。他们询问,自己作为普通员工,日常领取数千元的微薄薪金,对于公司存在的诈骗行为全然不知情,那么否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的确取决于该员工对公司的诈骗行为是否知晓以及是否亲身参与其中。如果该员工清楚了解其所在公司正在从事诈骗活动,并为之积极参与,那么根据违法所得金额,他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若要免于刑责,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确实毫不知情。还需依据其在公司内部所担任的职务,判断其是否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如果该员工身为管理层成员,并且与诈骗行为存在关联,那么他很可能成为涉案人员。反之,如果该员工仅是普通职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参与策划或实施诈骗行为,只是单纯地执行上级指令,那么他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则相对较低。最后,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才能确定其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
    2024-07-27
    448人看过
  • 打借条才能知道这算不算诈骗
    打了借条之后借钱的一般不算诈骗。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借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不算诈骗。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的方式进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打借条要规避好陷阱现如今,民间借贷纠纷已成为继婚姻家庭之后第二大民事诉讼类型。德城区人民法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接收民间借贷180件,2014年接收民间借贷894件,2015年接收民间借贷735件,且诉讼标的额逐年上升。其中,因借条引起的纠纷占了半壁江山,笔下误、存证不足、超出诉讼期使不少借款人站上法庭百口莫辩、手握借条而败诉。生活中,一定要小心规避借条中的这些陷阱,以防陷入借贷纠纷。案例一签下空白欠条,20万差点打水漂赵先生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半年前,杨先生找到他称手上有一批钢材,两个人合伙做,需要借用赵先生公
    2023-07-29
    88人看过
  •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做销赃工的
    可以找知情的人作证确实是不知情销赃。经过侦查机关查证属实,可以作为不知情销赃的根据。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明自己无过错。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安排下正常提供劳动,本人并无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规则行为的,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劳动者可以搜集产品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必要时可申请对该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
    2023-07-21
    346人看过
  • 协助了诈骗但是不知情
    法律综合知识
    一、协助了诈骗但是不知情侵犯财产类犯罪之一的诈骗罪,其基本定义在于以非法占用公共或私人财物为目的,采用虚假陈述以及隐匿事实真相的方式,谋求获取数量较大的公私财物作为违法所得。从客观存在的层面观察,这种犯罪情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欺诈方法,获取数额巨大的公私财物。更为具体地解释是,行为人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了欺骗行为,该种行为导致受害者对其产生误解并基于错误认知做出财产处置,最终引发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一般来说,法律对本罪的要求集中于主观的故意程度,同时必须具有侵占公私财物的明确意图。若在对他人的诈骗行为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参与协助处理相关事宜,通常将被视为非犯罪情境,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否真正知情,应根据证人证词、受害者指控以及当事人实施行为的合理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知情可以包括清晰的知悉,也包含应该知晓。若归入应当知晓的范畴,同样会成为诈骗行为的同伙。《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
    2024-03-18
    129人看过
  • 感情破裂证据怎么样才能证明
    一、感情破裂证据怎么样才能证明感情破裂证据可以提供下列几类来证明:对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或者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相应的物证、书证、证人证人、电子视听等证据。二、离婚的法定情形离婚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种:1.夫妻双方自愿离婚。2.感情确已破裂,这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形:(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2)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3)一方好逸恶劳、有吸毒、赌博等恶习,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4)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5)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6)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离婚起诉管辖法院怎样确定离婚起诉管辖法院按照如下规则确定:1.一般情况下按照“原告就被告
    2023-06-16
    74人看过
  • 合同诈骗怎样算不知情
    法律综合知识
    只要有证据能够证明确实不知情就可以。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其他视频类证据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02
    49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诈骗案怎样证明他人不知情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31
      如果确不知情的,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被害人如何指控等。是否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共共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
    • 这个诈骗案件中的不知情者, 需怎么证明不知情?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9
      如确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道不仅取决于我如何供述和辩护,还取决于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受害者如何指控。是否知道包括真正的知道和应该知道。若属应知情,同样构成共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 不知情的诈骗怎么办怎么用法律证明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2
      若当事人欲证明自身对诈骗案件的内容不知情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侦察机关提交相应的证据,比如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如何签合同才能证明不知情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3
      1、合同当事人要证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的,可以提供相关的人证、物证等证据,证明合同是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是侵犯自己利益的。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这是视为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在撤销权人撤销之前是有效的。
    • 不知情的情况下帮诈骗犯代取了,也有证据能证明我不知情,这种情况构成诈骗罪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30
      不知情的证据确凿的话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 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金额方面的具体划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