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辞退职工的法律依据
辞退,实质上是单位单方面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其性质属于单方面终止权。如果忽视特殊法律法规,这项权利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这项权利本身的性质是形成权,在未经另一方当事人同意或接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单方面意愿的表达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形成权的行使不受条件和期限的限制。一旦行使,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至于正确行使这项权利,将另行讨论。2.解雇员工的程序是什么?1.要确定员工严重违纪,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解雇违纪员工的重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只有根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作出的解聘决定才能成为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作出判决的依据。所以,,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以作为判断劳动者是否严重违纪的客观依据。
2.规章制度只有在公布后,才能对劳动者产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宣传直接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或者告知职工。如果雇主没有证据证明该规章制度已向工人公布或告知,则该规章制度不能作为解雇工人的依据。因此,雇主必须向工人宣传或告知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此作为判断工人是否严重违纪的客观依据。必须有证据证明工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果用人单位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能够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证据,即使劳动者确实严重违纪,但用人单位不能在劳动争议中提供证据的,也将败诉。法律注重证据。因此,如果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雇主应及时获取证据。在实践中,要求工人进行书面审查或解释、解释和承诺,存档备查是最有效和方便的方法
4.履行通知工会和我本人的程序。《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因此,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必须通知工会。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因劳动争议而收到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日期为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因此,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也要将决定送达劳动者,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未证明已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雇主将面临无限期延长劳动仲裁无效期的法律风险
如果证明其在试用期内不符合雇佣条件,雇主应如何赔偿试用期内无故解雇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否则,这是非法解雇,必须得到经济补偿。此外,您的试用期已超过《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标准,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三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固定期限三年以上或者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下列情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专职董事长的劳动合同期限,基层工会副主席、会员自任职之日起自动延长,延长的任期与其任期相等;兼职董事长、副董事长、委员未履行劳动合同的,自任职之日起,劳动合同期限短于其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其任期届满,除个人重大过失或任职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外
II。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规定,参加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协商代表任期届满,企业原则上应与其续签劳动合同,直至其任期届满。
III.《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终止1~6级伤残职工的劳动合同,如果伤残程度为5级或6级,经受伤员工本人提议,员工可以终止或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通过上述方式一次性支付工伤医疗补贴和伤残就业补贴,我们知道雇主有权解雇员工,但他们不能随意解雇他们。解雇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如果他们滥用职权被擅自解聘,我们有权向单位索赔。我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访问lba.com进行专业咨询
-
雇主单方面解雇员工,如何维权?
286人看过
-
雇员怀孕被解雇,应该如何处理?
388人看过
-
如何区分解雇、解雇和解雇
131人看过
-
雇员致雇主人身损害应该如何赔偿
208人看过
-
雇主不承担责任,雇员如何应对赔偿?
154人看过
-
雇主在期限内解雇雇员是否违法
310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单位违法解雇员工应如何解雇?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6单位违法解雇你的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与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及时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注意一点,收
-
雇员与雇主以及雇主之间存在纠纷时应如何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5你可以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你的损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雇员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你为李某运货就是为其从事雇佣活动,你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你的雇主李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你找不到造成你人身损害的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张某时,你可以要求李某赔偿。
-
雇主与雇员发生人身损害雇员与雇员关系如何认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0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雇主与雇员关系的规定。 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
-
如何解雇雇主向司机追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1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雇主有权向故意或严重过失的雇员索赔。例如,员工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失,雇主赔偿受害者后,雇主有权向疲劳驾驶员行使追偿权。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符合有权追偿的条件,雇主追偿的范围也不一定全部。这取决于雇主是否对雇员履行了合理的监督管理教育义务。换句话说,雇主对雇员实施追偿权的范围取决于雇主和雇员内部的责任划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