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曾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先搞试点,然后在整个审计系统推行。审计公告有事前和事后两种。事后公告,即审计项目结束后,将审计结果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事前公告是指审计项目开始之前,在被审计单位或更大的范围内公布审计的目的、范围和时间,以鼓励知情人举报和提供证据,支持和配合审计组搞好审计。无论是事前公告还是事后公告,尽管内容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而且它们均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公告制度是审计工作自身的需要
公告制度的推行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审计客观公正性的体现。向社会公布的审计报告必须保证事实确凿、证据充分,所作的审计评价和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处理、处罚的宽严尺度把握正确。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对于审计工作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此举必将推动审计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都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同这一目标也是吻合的。再则,审计机关同其他经济监督机构一样,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而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接受监督的方式。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监督方式是受社会公众欢迎并得到好评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审计公告制度也是审计机关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必将对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实行公告制度是监督审计结果执行的重要途径
国家领导曾指示,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对审计决定的跟踪、检查和落实,可见中央领导同志对于监督审计结果的执行十分重视。当前,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不如人意,阳奉阴违甚至拒不执行也屡见不鲜。监督执行一要靠审计机关加强跟踪检查和督促、催办,二要靠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在某些时候,后者比前者更有威慑力。要社会群众监督审计结果的执行,首先必须让社会、群众了解审计结果,人民群众也有这个知情权(除非审计报告涉及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事项)。审计公告制度是让社会群众了解审计结果十分有效的方式,应该加以推广。在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对象所在地区或单位的群众很关心审计的结果,关心本单位领导审计中有无发现违纪违法的行为;如有,审计机关又是如何处理的,这些都是他们很想了解和关心的事。而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只有被审计对象和其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知情;有些部门和单位即使开会传达,也经常避重就轻,违纪违规行为内部消化,仅为少数人知道,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造成屡查屡犯,痼疾不改。实行公告制度,将这些问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对这些单位的领导具有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不能不重视审计结果的执行。如果群众连审计结果都不了解,又怎么谈得上对审计决定的执行进行监督呢?至于那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审计项目,如救灾款、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还有如经人民群众举报后实施的专案审计的结果,人民群众理所当然会加以关心,让他们知情本属理所当然。2002年3月份,我局应物价部门举办物价听证会的要求,对我区自来水公司制水成本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公布以后,不仅为物价部门调整水价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听证会的群众代表陈述意见提供了依据,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实行公告制度是审计工作同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
我们应该正确估计和把握人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调整、完善未来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战略,同时在具体的技术方法、审计标准等方面也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审计公告制度在国外已很普遍,在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除了向议会报告外,也及时向社会公开,公众很容易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了解到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在这方面我们是落后了,这里面除了社会体制不同的因素外,思想观念上的阻碍恐怕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国内当前存在的“家丑不可外扬”、“会影响社会稳定”等思想就是实行公告制度的阻力。这些想法不是一点没有道理,在实行公告制度时,也是应该遵循谨慎原则,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操作,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太平,或者把公告作为例行公事,甚至玩弄文字游戏,为有关单位和领导遮掩违纪违规行为,这就会使公告制度难以实施或流于形式。
推行审计公告制度,作为审计系统一种新情况、新做法,必然会引起种种思想,甚至遭受一些阻力,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应当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克服这些阻力的根本办法,就是深入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倾向及各种消极畏难情绪,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并使这一制度日臻完善。
相关热词:审计公告
-
浅议整合审计资源的必要性
169人看过
-
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03人看过
-
浅论无因管理制度
294人看过
-
浅谈价格论证制度
71人看过
-
试论从法国公共会计制度看法国司法性审计
231人看过
-
浅析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314人看过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更多>
-
浅议婚前财产公证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1-01-17婚前财产公证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要想了解婚前财产公证,就必须从夫妻财产制说起。夫妻财产制,是指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各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与废止。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对外财产的责任,婚姻终止时的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问题。这其中就包含着夫妻离婚时的财产清算分割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夫或妻个人所有,但由于在
-
-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18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主要发生在市地级层面,市地级政府在配备法制和执法人员、建立健全环境损害鉴定机构、办理案件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了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效率,有必要对赔偿权利人进行扩大。
-
构建医疗仲裁制度的必要性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仲裁是一种重要的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所谓仲裁,是指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方式。建立医疗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医疗仲裁解决机制的特点 (1)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仲裁机构具有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不属于仲裁机构,可以避免行政干预;仲裁没有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
-
论无罪辩护的必要性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01无罪辩护的条件:(一)被告不具有犯罪主观要件。犯罪或由故意构成,或由过错构成。以故意为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观故意而不构成该故意犯罪。以过失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过失而不构成该过失罪。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则不构成任何犯罪。(二)被告不是犯罪主体。犯罪还须同时满足规定的主体要件。犯罪主体需达到一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三)被告犯罪行为证据不足。“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